|
還東山洛上作 / 作者:岑參 |
春流急不淺,歸枻去何遲。
愁客葉舟里,夕陽花水時。
云晴開螮蝀,棹發起鸕鶿。
莫道東山遠,衡門在夢思。
|
|
還東山洛上作解釋:
《還東山洛上作》是唐代文學家岑參創作的一首詩。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從東山洛上歸還的場景。
中文譯文:
春水流動迅猛,回程為何這么遲鈍。
憂愁的旅客在葉船上,夕陽下花兒在水面上飄動。
云晴后,山上的螳螂在迎接,
開始劃船回歸,同時出發的是鸕鶿。
別說東山很遙遠,憑心而論,恩門在夢中也是尋思。
詩意:
這首詩通過描繪返程的場景揭示了詩人的思鄉之情。詩中的春水流動形象地展現了時間的流逝,而憂愁的旅客以及夕陽中的花兒則象征了詩人內心的憂愁和迷茫。在景物和情感的交織中,詩人表達了對故鄉的思念和對離別的無奈之情。
賞析:
《還東山洛上作》以唐代文學家岑參獨特的語言形式和精準的意象描繪,生動地表達了詩人思鄉的情感。整首詩以自然景物為線索,通過具體的描寫來傳達詩人內心的情感。詩中所用的“春流急不淺”一句形象地描繪了春水的流動,并以此為引子,展開了對思鄉之情的激發。之后,詩人運用婉約的語言描繪了憂愁的旅客和夕陽下的花兒,將情感與景物巧妙地結合起來,突出了離別的苦楚之情。最后一聯則通過“莫道東山遠,衡門在夢思”來表達對故鄉的思念之情,同時突出了離別帶來的遙遠之感。整首詩語言簡練,意蘊深遠,既描繪了具體的景物,又傳達了作者內心的情感,給人以深深的思考和感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