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院中新栽柏樹子,呈李十五棲筠 / 作者:岑參 |
愛爾青青色,移根此地來。
不曾臺上種,留向磧中栽。
脆葉欺門柳,狂花笑院梅。
不須愁歲晚,霜露豈能摧。
|
|
使院中新栽柏樹子,呈李十五棲筠解釋:
《使院中新栽柏樹子,呈李十五棲筠》是唐代詩人岑參創作的一首詩。中文譯文為:“愛爾青青色,移根此地來。不曾臺上種,留向磧中栽。脆葉欺門柳,狂花笑院梅。不須愁歲晚,霜露豈能摧。”
這首詩描述了作者將一株青翠的柏樹移植到院中的景象。柏樹作為一種常青樹,象征著堅貞不屈,充滿生命力。詩中使用了“青青色”來形容柏樹,強調了它的清新與生機。
作者提到這棵柏樹是從臺上移來的,由于不是在原地生長的,它的根已經具備了適應不同環境的能力。同時,作者又用“留向磧中栽”表達了對樹木成長的期望和對未來的美好預期。
詩中還將柏樹的葉子與門前的柳樹進行對比,形容柏葉的堅韌脆嫩,凸顯了柏樹的特殊之處。同時,用“狂花笑院梅”的形象來形容柏樹展示了它的生命力旺盛、自持自強的形象。
最后兩句“不須愁歲晚,霜露豈能摧”表達了作者對柏樹堅韌生命力的崇敬,也表示無論歲月如何變遷,柏樹的意志和生命力都是牢不可摧的。
整首詩以柏樹為主題,展示了柏樹的堅韌生命力和頑強的生長精神,表達了作者對柏樹的喜愛和敬佩之情,并通過柏樹與周圍景物的對比,凸顯了柏樹的獨特之處。詩歌以簡潔的語言,直接表達了詩人對柏樹的贊美,表達了對于生命力和自強不息的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