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悲哉行 / 作者:王昌齡 |
勿聽白頭吟,人間易憂怨。
若非滄浪子,安得從所愿。
北上太行山,臨風閱吹萬。
長云數千里,倏忽還膚寸。
觀其微滅時,精意莫能論。
百年不容息,是處生意蔓。
始悟海上人,辭君永飛遁。
|
|
悲哉行解釋:
《悲哉行》
勿聽白頭吟,
人間易憂怨。
若非滄浪子,
安得從所愿。
北上太行山,
臨風閱吹萬。
長云數千里,
倏忽還膚寸。
觀其微滅時,
精意莫能論。
百年不容息,
是處生意蔓。
始悟海上人,
辭君永飛遁。
—————————————————————————
中文譯文:
不要聽那些白發人吟詩,
世間的憂愁與怨恨易發生。
若非我這浪子身世,
怎能實現自己的愿望。
往北攀登太行山,
站在風中感受吹拂。
長云飄蕩數千里,
轉瞬間消失膚寸。
看著它微小又短暫的存在,
精神的意義難以言表。
百年光陰不容停息,
生活的奇妙蔓延于此處。
終于領悟到了海上的人,
告別君王永遠逃跑。
—————————————————————————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反叛和追求個人理想為主題,表達了詩人對世俗紛擾和人生無常的反思。詩中通過對生命短暫的描繪,強調了人生的脆弱和無常,以及個人努力追求自由與幸福的渴望。
詩的開頭勉勵人們不要聽從那些年老的人吟詩,意味著他們的詩詞可能會滿懷憂愁和怨恨,不可輕信。接著,詩人以自我身份介入,表達了他是一個放浪的人,只有擺脫社會束縛,才能實現自己的愿望。
之后,詩人描述了北上太行山的景色,描繪了長云飄動的壯麗景象。但是,他也指出了云的存在是如此微小和短暫,人們很難從中獲得任何深刻的意義。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的新的覺悟。他認識到生命短暫,百年光陰不能停息,所以要追求生活中為自己帶來樂趣和意義的事情。他告別了君主和權力,選擇了永遠逃離。
整體而言,該詩表達了詩人對于現實生活的痛苦和追求個人理想的渴望,呼吁人們擺脫世俗紛擾,追逐內心的自由和幸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