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鶯 / 作者:李煜 |
殘鶯何事不知秋,橫過幽林尚獨游。
老舌百般傾耳聽,深黃一點入煙流。
棲遲背世同悲魯,瀏亮如笙碎在緱。
莫更留連好歸去,露華凄冷蓼花愁。
|
|
秋鶯解釋:
詩詞:《秋鶯》
作者:李煜(唐代)
殘鶯何事不知秋,
橫過幽林尚獨游。
老舌百般傾耳聽,
深黃一點入煙流。
棲遲背世同悲魯,
瀏亮如笙碎在緱。
莫更留連好歸去,
露華凄冷蓼花愁。
中文譯文:
殘鶯不明白秋天為什么,
橫穿過幽深的林木仍獨自游蕩。
老舌把一切傾聽耳旁,
淺黃色的身影融入煙云中。
棲身于此,和世界背負著同樣的悲傷,
如同笙簫美妙的聲音被敲碎在鼓中。
不要再停留了,你應當回去了,
露水晶瑩,寒涼的蘆葦花也感到憂傷。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秋鶯》描繪了一種孤獨而哀怨的景觀,通過鶯的形象來表達人們的離散和不安。詩的第一句“殘鶯何事不知秋”,表明了鶯不明白秋天為什么會帶來離別的季節,也暗示了鶯對分別的不舍和不解。詩中的“橫過幽林尚獨游”表達了鶯獨自徘徊于幽林之間,象征著詩人李煜的孤寂和無奈。
第二聯的“老舌百般傾耳聽,深黃一點入煙流”描繪了鶯用盡全力傾聽,深黃色的身影融入煙霧之中。這句中的“老舌”形容鶯盡可能地用盡全力去聽,顯示出鶯的執著和熱情。鶯的身影融入煙流,暗示著鶯的存在如同煙霧般飄渺,乍現又忽隱,進一步加深了詩中的孤寂和哀傷。
倒數第二聯的“莫更留連好歸去,露華凄冷蓼花愁”通過蘆葦花的形象表達了詩人渴望鶯離去的心情。蘆葦花在露水的映照下變得寒冷而凄涼,象征著詩人內心的愁苦和無奈。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秋鶯》以鶯的形象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哀傷和離散。通過描繪鶯孤獨徘徊、執著傾聽以及最終的離去,詩人展現了自己的情感并喚起了讀者對逝去時光和已散離的思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