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薛稷少保書畫壁 / 作者:杜甫 |
少保有古風,得之陜郊篇。
惜哉功名忤,但見書畫傳。
我游梓州東,遺跡涪江邊。
畫藏青蓮界,書入金榜懸。
仰看垂露姿,不崩亦不騫。
郁郁三大字,蛟龍岌相纏。
又揮西方變,發地扶屋椽。
慘澹壁飛動,到今色未填。
此行疊壯觀,郭薛俱才賢。
不知百載后,誰復來通泉。
|
|
觀薛稷少保書畫壁解釋:
《觀薛稷少保書畫壁》是唐代詩人杜甫創作的一首詩。這首詩寫的是杜甫在游覽梓州東時,觀賞到薛稷少保的書畫壁所引發的感慨。
詩中首先提到薛稷少保有古風,得之陜郊篇。這里指的是薛稷少保的書畫壁具有古代的風格,可能是他在陜西郊外所創作的。然而,詩人對薛稷少保的才華和功名的忌妒之情也表露無遺。
接下來,詩人描述了自己游覽梓州東時所看到的書畫壁。畫中有青蓮界的景象,書中則是金榜懸掛。詩人仰頭看著書畫壁上的垂露姿態,感嘆它們既不崩塌也不傾斜。畫中的三個大字郁郁蔥蔥,好像蛟龍在嬉戲。而書中的字則揮灑自如,像西風吹動著大地上的屋檐。然而,這些書畫壁的顏色已經褪盡,到現在還沒有人來填補。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這次游覽的觀感,他認為郭薛二人都是才賢之士,但不知道百年之后還有誰能夠欣賞到這些書畫壁的魅力。
整首詩通過描寫薛稷少保的書畫壁,表達了詩人對才華和功名的羨慕和忌妒之情,同時也反映了作者對時光流轉和藝術的思考。這首詩揭示了杜甫對于才華和藝術的敬佩之情,同時也表達了他對于自身才華和功名的渴望和無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