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越王樓歌(太宗子越王貞為綿州刺史,作臺于州城西北) / 作者:杜甫 |
綿州州府何磊落,顯慶年中越王作。
孤城西北起高樓,碧瓦朱甍照城郭。
樓下長江百丈清,山頭落日半輪明。
君王舊跡今人賞,轉(zhuǎn)見千秋萬古情。
|
|
越王樓歌(太宗子越王貞為綿州刺史,作臺于州城西北)解釋:
越王樓歌(太宗子越王貞為綿州刺史,作臺于州城西北)
綿州州府何磊落,顯慶年中越王作。
孤城西北起高樓,碧瓦朱甍照城郭。
樓下長江百丈清,山頭落日半輪明。
君王舊跡今人賞,轉(zhuǎn)見千秋萬古情。
譯文:
綿州州府何等磊落,顯慶年間越王建造。
孤城西北起高樓,碧瓦朱甍照亮城郭。
樓下長江水清澈,山頭落日半輪明。
君王的舊跡今天人們欣賞,轉(zhuǎn)眼間看到千秋萬古的情懷。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唐代詩人杜甫所見到的綿州越王樓的景象。越王樓是太宗李世民的兒子越王貞擔任綿州刺史時所建造的一座樓臺。詩中通過描繪樓臺的高聳、碧瓦和朱甍,以及樓下長江的清澈和山頭上落日的明亮,展現(xiàn)了樓臺的壯麗和美麗景色。詩人通過贊美越王樓的壯麗和美麗,表達了對歷史的敬仰和對千秋萬古的情懷。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描繪了越王樓的壯麗景色,通過對樓臺、長江和山頭的描繪,展現(xiàn)了詩人對越王樓的贊美之情。詩人通過描繪樓臺的高聳和碧瓦朱甍的顏色,以及樓下長江的清澈和山頭上落日的明亮,將越王樓的美麗景色生動地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詩人通過贊美越王樓的壯麗和美麗,表達了對歷史的敬仰和對千秋萬古的情懷。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展現(xiàn)了詩人對歷史和文化的熱愛和敬仰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