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柜閣 / 作者:杜甫 |
季冬日已長,山晚半天赤。
蜀道多早花,江間饒奇石。
石柜曾波上,臨虛蕩高壁。
清暉回群鷗,暝色帶遠客。
羈棲負幽意,感嘆向絕跡。
信甘孱懦嬰,不獨凍餒迫。
優游謝康樂,放浪陶彭澤。
吾衰未自安,謝爾性所適。
|
|
石柜閣解釋:
《石柜閣》是唐代杜甫的一首詩。這首詩描繪了作者登上一個高處,俯瞰著蜀地山川青翠、江水蔚藍的情景,以及作者悲嘆自身境遇的心情。
詩中描述了已過了季冬孟冬的日子里,山地依然晚霞如血。蜀地的路上盛開著各種美麗的早春花卉,江水之間也遍布了奇特的石頭。石柜波浪翻涌,高壁陡峭,令人無限向往。明亮的陽光照亮了一群群飛翔的海鷗,夜幕降臨后,遠處的客人籠罩在暗淡的色彩中。
詩人以自身作比,將自己比作流離失所的候鳥,身負著幽寂的心意,感嘆著自身難以為繼。詩人表達了自己的懦弱和茍且物質的生活狀況,但同時也對于放浪不羈、隱逸自然的生活向往。詩人坦然面對自己的衰老和不得志,感慨起自己的性情乖離、境遇艱難。
整首詩抒發了杜甫在政治動蕩和生活困頓中的頹廢情緒。在登高俯瞰美麗景色的同時,也借景抒發了自己內心的苦悶和無奈。詩人渴望自由自在、獨立的生活,并對自己的境遇感到無奈和失落。這首詩以其辭藻華麗、情感真摯而被廣泛傳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