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龕 / 作者:杜甫 |
熊羆哮我東,虎豹號我西。
我后鬼長嘯,我前狨又啼。
天寒昏無日,山遠道路迷。
驅車石龕下,仲冬見虹霓。
伐竹者誰子,悲歌上云梯。
為官采美箭,五歲供梁齊。
苦云直簳盡,無以充提攜。
奈何漁陽騎,颯颯驚烝黎。
|
|
石龕解釋:
石龕
熊羆哮我東,虎豹號我西。
我后鬼長嘯,我前狨又啼。
天寒昏無日,山遠道路迷。
驅車石龕下,仲冬見虹霓。
伐竹者誰子,悲歌上云梯。
為官采美箭,五歲供梁齊。
苦云直簳盡,無以充提攜。
奈何漁陽騎,颯颯驚烝黎。
詩詞中文譯文:
熊羆向我東方咆哮,虎豹在我西方咆哮。
我后面的鬼魂長嚎,我前面的狨猴再次啼叫。
天寒暮色無盡,山遠道路模糊。
驅車經過石龕下,仲冬時節看到虹霓。
伐竹的人是誰的子孫,悲歌上了云梯。
為朝廷做官采集美箭,五歲供奉到梁齊。
苦雨消磨了竹箭的羽翎,無法用來作戰。
漁陽的騎兵如何,蕭瑟聲嚇驚了黎族人。
詩意和賞析:
《石龕》是杜甫的一首抒懷詩,表達了詩人對于戰亂時期的哀嘆和無奈。整首詩以“石龕”為背景,描繪了戰爭的殘酷和苦難。
詩中描寫了虎豹、熊羆等兇猛的野獸,象征著戰爭的危險和破壞力量。鬼魂長嚎,狨猴啼叫,則又表現了戰爭給人們帶來的恐懼和痛苦。山遠道路迷,天寒昏無日,更加強調了戰亂時期人們的困頓和迷茫。
詩人通過描寫“伐竹者”來表達對于戰爭中犧牲的人們的懷念和悲痛。他們為了朝廷采集美箭,甘心付出,卻無法兌現抗戰的期望。苦雨使箭簳消磨盡,再也無法提攜,形容了戰爭的殘酷和摧殘。
最后兩句以漁陽騎兵的豪勇形象,表達了對戰爭的無奈和悲愴。軍隊的颯颯聲嚇到了黎族人,預示著更多的傷亡和恐懼。
整首詩以凄涼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于戰亂時期的痛苦和絕望。通過描繪石龕,詩人展示了戰爭給人們帶來的苦難和無法逃離的困境。這首詩以其深刻的哀嘆和無奈,傳遞出對和平的渴望和對戰爭的反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