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還至散關(guān)答喬補闕知之 / 作者:陳子昂 |
葳蕤蒼梧鳳,嘹唳白露蟬。
羽翰本非匹,結(jié)交何獨全。
昔君事胡馬,余得奉戎旃。
攜手向沙塞,關(guān)河緬幽燕。
芳歲幾陽止,白日屢徂遷。
功業(yè)云臺薄,平生玉佩捐。
嘆此南歸日,猶聞北戍邊。
代水不可涉,巴江亦潺湲。
攬衣度函谷,銜涕望秦川。
蜀門自茲始,云山方浩然。
|
|
西還至散關(guān)答喬補闕知之解釋:
《西還至散關(guān)答喬補闕知之》
葳蕤蒼梧鳳,嘹唳白露蟬。
羽翰本非匹,結(jié)交何獨全。
昔君事胡馬,余得奉戎旃。
攜手向沙塞,關(guān)河緬幽燕。
芳歲幾陽止,白日屢徂遷。
功業(yè)云臺薄,平生玉佩捐。
嘆此南歸日,猶聞北戍邊。
代水不可涉,巴江亦潺湲。
攬衣度函谷,銜涕望秦川。
蜀門自茲始,云山方浩然。
中文譯文:
鳳凰飛翔于蒼梧,白露時蟬鳴悲鳴。
羽毛相比并非匹敵,友情為何獨特珍重。
你曾事胡馬,我得奉戎旃。
攜手前往沙漠邊界,關(guān)河遙想著幽州燕子。
美好的歲月如何停留?旭日屢次西沉東升。
功業(yè)如山上的云彩稀薄,我一生將玉佩拋去。
對南歸的時光深感嘆息,依然聽聞北方邊境的戍卒呼聲。
大漠之水無法涉過,巴江的流水依舊潺潺流淌。
撫衣度過函谷關(guān),含著淚水望向秦川。
從此,我踏入蜀門,云山蒼蒼,氣勢浩然。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陳子昂創(chuàng)作的。詩人以南北分別、友情之珍貴為主題,表達了離別之苦和對友情的思念之情。
詩中以“葳蕤蒼梧鳳,嘹唳白露蟬”來描繪友情之美,形容了友誼如鳳凰高飛般的輝煌,又如蟬鳴那樣嘹亮動聽。詩人用“羽翰本非匹,結(jié)交何獨全”表達了友誼的珍貴和難得。他與朋友在胡馬事業(yè)上相互支持,互相尊重,彼此結(jié)交,形成了深厚的友誼。
詩中描繪了分離后的思鄉(xiāng)之情,以及對友情的感慨。詩人將友誼之鄉(xiāng)的南方和自己的北方分離,表達了思念之情。無論是北方的戍邊軍隊的呼聲,還是南方的代水和巴江的流水,都使他感到離別之痛。
詩的最后提到了詩人抵達蜀門,望著秦川的情景,展示了他面對未知的勇氣和堅定決心。蜀門象征著新的征途和新的起點,云山蒼蒼的景象使人聯(lián)想到壯麗和浩大的行進。
整首詩詞以精練的語言和婉約的意境,生動地展現(xiàn)了友情之美、離別之苦和人生信念。它既描繪了友誼之珍貴,又表達了對離別的思念之情,同時也表達了詩人面對新征途的決心和勇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