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語誰能識,琴樽寄北窗”是出自《陳子昂》創作的“群公集畢氏林亭”,總共“4”句,當前“默語誰能識,琴樽寄北窗”是出自第2句。
“默語誰能識,琴樽寄北窗”解釋: 首先,《默語誰能識,琴樽寄北窗》是一首古代詩歌。通過這首詩,我們可以大致理解其內容和象征意義。 1. 句義解釋: - “默語誰能識”,詩人以無聲的語言表達,暗示內心的深沉或者難以言喻的思緒。 - “琴樽寄北窗”,琴和酒是古人寄托情感、排遣孤獨的方式。這里詩人借助北窗下的琴與酒,將內心的渴望傳達出去。 2. 創作背景及感想: 陳子昂(661年-702年),唐代文學家,主張“復古”以恢復漢文化。這首詩可能是在其創作生涯中,因深思人生或對社會現象的深刻感慨而作。 3. 評價: 這首詩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思想內涵。首先,它運用了含蓄、象征的手法,使得詩的主題更加深遠。其次,陳子昂在詩中流露出了深深的憂患意識和對社會現實的深刻洞察,體現了他的人文關懷精神。 綜上所述,《默語誰能識,琴樽寄北窗》是一首富有哲理和藝術魅力的詩歌,展現了陳子昂高尚的人格魅力和他的文學貢獻。
查看完整“默語誰能識,琴樽寄北窗”相關詩詞以及介紹... >>
上一句:默語誰能識,琴樽寄北窗 的上一句
下一句:默語誰能識,琴樽寄北窗 的下一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