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酬竇員外郡齋宴客,偶命柘枝因見寄,兼呈張 / 作者:劉禹錫 |
分憂余刃又從公,白羽胡床嘯詠中。
彩筆諭戎矜倚馬,華堂留客看驚鴻。
渚宮油幕方高步,澧浦甘棠有幾叢。
若問騷人何處所,門臨寒水落江楓。
|
|
酬竇員外郡齋宴客,偶命柘枝因見寄,兼呈張解釋:
詩詞:《酬竇員外郡齋宴客,偶命柘枝因見寄,兼呈張》
中文譯文:
回答竇員外郡齋宴請,順便借用柘枝寫詩寄去,并且附呈給張。
詩意:
這首詩是劉禹錫在唐朝寫的,詩人以應答竇員外的邀請為主題,借用柘枝這一意象,表達了他對友情的珍視和對宴會的贊美。詩中通過描繪宴會的場景和美景,表達了詩人內心的豪情壯志和對自然景物的贊美。
賞析:
這首詩以描繪宴會為主線,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對景物的贊美,展現出詩人的才情和豪情壯志。詩的開篇,詩人表示自己愿意回答竇員外的宴請,并借用柘枝作為信物,表達了對友情的重視和珍視。接著,詩人描繪了宴會的場景,白羽胡床、彩筆諭戎、華堂留客等細節,生動地展現了宴會的盛況和熱鬧氣氛。詩人用華堂留客看驚鴻的形象,抒發了自己對美景的贊美和對自然的贊嘆。最后兩句“若問騷人何處所,門臨寒水落江楓”,以詩人自居騷客的身份,表達了對自然和藝術的追求,以及對詩人自身所處環境的暗示。
整首詩情感豐富,語言華麗,展現了唐代詩人劉禹錫的才情和豪放之氣。通過描繪宴會場景和自然景物,詩人表達了對友情、美景和藝術的贊美,展示了他對人生的熱愛和追求。這首詩在形式上使用了對仗工整的五言古詩,使整首詩具有和諧的韻律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