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鰣魚 / 作者:吳嘉紀 |
打鰣魚,供上用。
船頭密網猶未下,官長已鞴驛馬送。
櫻桃入市筍味好,今歲鰣魚偏不早。
觀者倏忽顏色歡,玉鱗躍出江中瀾。
天邊舉匕久相遲,冰填箬護付飛騎。
君不見金臺鐵甕路三千,卻限時辰二十二。
|
|
打鰣魚解釋: 《打鰣魚》是清代吳嘉紀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打鰣魚,供上用。
船頭密網猶未下,官長已鞴驛馬送。
櫻桃入市筍味好,今歲鰣魚偏不早。
觀者倏忽顏色歡,玉鱗躍出江中瀾。
天邊舉匕久相遲,冰填箬護付飛騎。
君不見金臺鐵甕路三千,卻限時辰二十二。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打鰣魚的情景和其中所蘊含的意味。打鰣魚是為了上供之用,表達了對鰣魚的珍視和重要性。詩中描述了捕魚的過程,船頭的網還未放下,官長卻已經催促著驛馬送魚。櫻桃上市,筍的味道也不錯,但今年的鰣魚卻遲遲未出現。觀看者們突然間歡喜起來,玉色的鱗片躍出江水波瀾之中。天邊的人拿著匕首舉起來已經很久了,冰填滿了箬笠,保護著疾馳的飛騎。作者提到了金臺鐵甕路,限定了三千里的路程,卻只給予了二十二個時間點。
賞析:
這首詩以描述捕鰣魚的場景為主線,通過細膩的描寫,展示了作者對鰣魚的珍視和重要性。詩中使用了生動的對比手法,船頭的網還未放下,官長卻已經催促著驛馬送魚,強調了捕魚的緊迫感和迅速的行動。同時,通過描繪櫻桃上市和筍的味道,突出了鰣魚的珍貴和獨特之處。詩人以鰣魚為主題,抒發了對鰣魚的熱愛之情。
詩中還描繪了觀看者們的歡喜和鰣魚躍出水面的景象,通過形象生動的描寫,使讀者仿佛身臨其境,感受到了欣喜和驚喜之情。最后,作者以金臺鐵甕路限定了三千里的距離,卻只給予了二十二個時間點,展示了時間的緊迫感和珍貴性。整首詩通過描繪鰣魚的珍貴和捕魚的過程,表達了對時間的珍視和對生活中美好事物的追求。
這首詩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對比手法,生動地表達了對鰣魚的重視和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展現了作者對生活瞬間的敏感和珍視。同時,通過對時間的限定,也提醒人們要珍惜時間,把握當下。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給人以思考和啟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