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浣溪沙 杜鵑 / 作者:屈大均 |
血灑青山盡作花,花殘人影未還家。
聲聲只是為天涯。
有恨朱樓當鳳闕,無窮青冢在龍沙。
催還不得恨琵琶。
|
|
浣溪沙 杜鵑解釋: 《浣溪沙杜鵑》是清代詩人屈大均的作品。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血灑青山盡作花,
花殘人影未還家。
聲聲只是為天涯。
有恨朱樓當鳳闕,
無窮青冢在龍沙。
催還不得恨琵琶。
詩意:
這首詩通過描寫杜鵑花的形象,表達了詩人對離散、離別和失落的思念之情。詩人借花的凋謝和人的離去,抒發了自己在天涯漂泊、心靈孤寂的狀態。詩中還涉及到對權勢和地位的痛恨,以及對琵琶音樂的追憶。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凄美的語言展現了離愁別緒的情感。詩的開頭兩句"血灑青山盡作花,花殘人影未還家"表現了詩人沉痛的離別之情,將血灑青山與花的凋謝相聯系,使得離別的痛苦更加深刻。接下來的一句"聲聲只是為天涯"表明詩人的思念之情無法傳達給遠方的人,只能在天涯悲嘆。這一句字字句句都透露出深深的思念和痛楚。
接下來的兩句"有恨朱樓當鳳闕,無窮青冢在龍沙"表達了詩人對權勢和地位的痛恨之情。詩人以恨朱樓當鳳闕、無窮青冢在龍沙來暗示自己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不能達到高遠的境界。最后一句"催還不得恨琵琶"表現了詩人對過去美好時光的追憶和無法回返的遺憾。
整首詩詞以清新、凄美的語言描繪了詩人內心的離愁別緒和對人生境遇的痛恨。通過花的凋謝、人的離去和對琵琶音樂的追憶,表達了詩人對逝去時光和美好事物的思念之情。這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傳達了豐富的情感,給人以深深的感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