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浣溪沙 / 作者:屈大均 |
一片花含一片愁,愁隨江水不東流。
飛飛長傍景陽樓。
六代只余芳草在,三園空有乳鶯留。
白門容易白人頭。
|
|
浣溪沙解釋: 詩詞:《浣溪沙》
作者:屈大均
朝代:清代
《浣溪沙》是清代文人屈大均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一片花含一片愁,
愁隨江水不東流。
飛飛長傍景陽樓。
六代只余芳草在,
三園空有乳鶯留。
白門容易白人頭。
中文譯文:
一朵花兒中藏著一份憂愁,
憂愁像江水一樣不停地流淌。
飛舞的花瓣長久依偎在景陽樓旁邊。
經過六代的光陰,只剩下芳草依然茂盛,
三個園子空留下鳴叫的乳鶯。
白色的門容易顯露白發的人。
詩意和賞析:
《浣溪沙》以清新細膩的筆觸描繪了一幅江南水鄉的景色,展現了作者對時光流轉和人事變遷的思考。
詩的開頭寫道:“一片花含一片愁,愁隨江水不東流。”通過花含愁的形象,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憂愁和無法擺脫的情感。花的美麗與憂愁相融合,象征著生活中的苦辣與甜美并存,同時也暗示了人生的矛盾和無常。
接下來的兩句“飛飛長傍景陽樓,六代只余芳草在”,描繪了花瓣在景陽樓旁飛舞的情景,象征著美好的事物在時間的洪流中逐漸消逝,只剩下芳草依然茂盛。這一描寫暗藏著對歷史變遷和人事易逝的感慨,同時也表達了對美好事物的珍惜與懷念。
最后兩句“三園空有乳鶯留,白門容易白人頭”,通過乳鶯鳴叫和白門的形象,描繪了人事已非的現實。三個園子空留下乳鶯的鳴叫聲,反映了曾經的繁華已經消逝,只剩下凄涼的場景。白門容易顯露白發的人,意味著歲月的流逝和人們的衰老。
整首詩以清新的意象和細膩的筆觸,表達了對時光流轉和人事變遷的思考。作者以江南水鄉的景色為背景,將自然景物與人生哲理相融合,展現了對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對生命無常性的思考,給人以深思和感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