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鶗鴂吟 / 作者:劉禹錫 |
朝陽有鳴鳳,不聞千萬祀。
鶗鴂催眾芳,晨間先入耳。
秋風白露晞,從是爾啼時。
如何上春日,唧唧滿庭飛。
|
|
鶗鴂吟解釋:
《鶗鴂吟》是唐代詩人劉禹錫的作品。詩中描繪了朝陽冉冉升起時有鳴鳳的美景,但卻沒有千萬祭祀的聲音,鳴鳳的鳴叫聲反而成為晨間第一個進入人們耳中的聲音。秋風吹拂著白露,那時候鳴鳳哭鳴。然而,在這美好的春天,它如何能進入耳中,唧唧地在院子里飛翔呢?
詩詞中融入了許多自然元素,如朝陽、鳴鳳、白露等,使整首詩充滿了春天的氣息和生機。通過鳴鳳的聲音,詩人表達了春天的到來,同時也表達了一種默默無聞的美,就像鳴鳳的聲音沒有得到人們的關注和祭祀,但卻是大自然中最早進入人們耳中的聲音。
這首詩情景交融,語言簡練,給人一種清新淡雅的感覺。在充滿繁華和浮躁的現代社會中,詩詞中平凡而真實的美,使人們能夠沉靜下來,感受自然的美好和生命的寧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