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公謹硯 / 作者:黃宗羲 |
剩水殘山字句饒,剡源仁近共推敲。
硯中斑駁遺民淚,井底千年恨未銷。
|
|
周公謹硯解釋: 《周公謹硯》是清代黃宗羲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剩水殘山字句饒,
剡源仁近共推敲。
硯中斑駁遺民淚,
井底千年恨未銷。
詩意: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硯臺中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國家和歷史的思考和感慨。硯臺作為文人的工具之一,以其深刻的象征意義,代表著傳統文化的延續和歷史的沉淀。詩中的剩水、殘山、字句饒,以及剡源仁近共推敲,都是在描述硯臺上的痕跡和經年累月的使用痕跡。這些痕跡中蘊含著歷代文人的心血和智慧,也顯示出他們對文化傳承的敬重和承擔。而硯中斑駁的遺民淚和井底千年的恨,更是表達了詩人對國家沉浸在磨難和困境中的感傷和憤怒。這些淚水和恨意無法消散,凝結成了歷史的痕跡,深深地刻在了硯臺的紋路中。
賞析:
《周公謹硯》以硯臺為象征,寓意深遠。詩詞通過描繪硯臺上的痕跡,表達了對文化傳承和歷史流轉的思考和感慨。詩人以剩水、殘山、字句饒等形象描繪硯臺上的痕跡,展示了歷代文人的辛勤努力和智慧結晶。硯臺所承載的文字和思想,是文化傳承的重要組成部分。而硯中斑駁的遺民淚和井底千年的恨,更是表達了詩人對國家沉浸在磨難和困境中的感傷和憤怒。這些悲憤之情凝結成了歷史的痕跡,永遠留存在硯臺之中。
整首詩詞意境凄涼而悲壯,通過描繪硯臺表面的紋理和痕跡,展現了歷代文人的辛勤付出、對文化傳承的敬重和對國家命運的憂思。同時,詩人也借助硯臺這一象征物,表達了對國家困境的憤慨和對歷史的思索。這首詩詞既是對傳統文化的贊美和懷念,也是對國家命運的關切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