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江月 / 作者:朱彝尊 |
傍玉何曾暑熱,惜香最恨眠遲。
殘燈未殺影迷離,一點紗龍紅蕊。
小雨初過庭樹,新涼漸近羅幃。
殷勤臨別為披衣,軟語蟲飛聲里。
|
|
西江月解釋: 《西江月·傍玉何曾暑熱》是清代朱彝尊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靠近玉石的地方怎能有炎熱的夏天,
可惜芬芳最討厭睡眠的拖延。
殘留的燈光未能熄滅,影子迷離不清,
只有一點紗上的紅蕊映照著。
小雨初過,庭院的樹上,新鮮的涼意漸漸臨近羅幃。
在離別時殷勤地為我披上衣衫,
柔軟的話語中,蜂飛蟲舞的聲音里。
詩意:
這首詩詞以細(xì)膩的筆觸描繪了一個夏夜的景象。詩人通過以玉石為喻,表達了希望身邊的人或事物能夠像玉石一樣清涼,不受夏日的炎熱所侵?jǐn)_。詩人對香氣的喜愛,卻又討厭拖延睡眠的感覺,體現(xiàn)了對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對時間的珍視。詩人通過描寫夜晚的燈光、影子和紗上的紅蕊,創(chuàng)造出一種朦朧而迷離的氛圍,營造出一種幽靜而浪漫的情調(diào)。最后,詩人用離別時的場景來表達深情厚意,展現(xiàn)了柔軟的溫度和細(xì)膩的情感。
賞析:
這首詩詞以清新的筆觸勾勒出了一個夏夜的意境。詩人通過運用玉石、香氣、燈光、紅蕊等意象,將讀者帶入了一個寧靜、涼爽的夜晚。在這個夜晚里,小雨初過,帶來了涼意,樹葉上的露水滴落,營造出一種清涼宜人的氣氛。詩人在離別時用柔軟的話語為對方披上衣衫,表達了深情厚意和對彼此的關(guān)懷之情。整首詩詞以細(xì)膩的描寫和溫情的表達,展現(xiàn)了詩人對清涼、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對情感的真摯追求。
這首詩詞以其清新的意象、細(xì)膩的描寫和真摯的情感,給人一種寧靜、涼爽和溫馨的感受。通過對自然景物和人情關(guān)懷的描繪,詩人將讀者帶入了一個美好的夏夜,喚起了人們對清涼、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對情感的珍視。它以簡潔而準(zhǔn)確的語言,傳達了詩人對生活中細(xì)小美好的感悟,令人產(chǎn)生共鳴。這首詩詞充滿了詩人對生活激情的追求和對溫暖情感的表達,具有一定的藝術(shù)價值和人文關(guān)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