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陽十詠·云英潭 / 作者:劉禹錫 |
芳幄覆云屏,石奩開碧鏡。
支流日飛灑,深處自疑瑩。
潛去不見跡,清音常滿聽。
有時病朝酲,來此心神醒。
|
|
海陽十詠·云英潭解釋:
《海陽十詠·云英潭》是唐代詩人劉禹錫的作品,描述了云英潭的景色和它給人帶來的感受。
詩句中的“芳幄覆云屏,石奩開碧鏡”描繪了云英潭的景色。這里的“芳幄”指的是茂密的樹林,形成了一個美麗的綠色天幕。潭水碧綠如鏡,清澈透明,猶如一面開啟的碧玉鏡子。
接下來的“支流日飛灑,深處自疑瑩”表達了潭水從山中的支流中流出,水流飛濺,形成了美麗的景象。潭水深處的石頭清晰可見,宛如水晶一般,讓人感到神秘而迷人。
接著詩人寫道“潛去不見跡,清音常滿聽”,意思是潛入水中,感受不到潭水的痕跡,但是清澈悅耳的水聲卻細細傳來。
最后兩句 “有時病朝酲,來此心神醒”,表達了詩人在身體不適時,來到云英潭可以使他的心靈得到凈化和恢復。
整首詩詞通過描寫云英潭的景色和給人帶來的感受,表達了詩人對自然景色的贊美和對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云英潭是詩人思考和治愈的場所,給他帶來平靜和啟迪。
中文譯文如下:
茂密的樹林遮蔽了云屏,
潭水像碧玉鏡子閃爍。
流水從山里飛濺而出,
深處的石頭光彩猶如水晶。
當潛入潭水中看不見印跡,
但清澈的水聲時刻傳來。
有時候,疾病困擾清晨,
來到這里可以喚醒心靈。
整首詩詞以詠景的形式,將云英潭的美景描繪得栩栩如生,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和借景抒發情感,展示了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和敬畏之情。同時,詩中也表達了對云英潭的深刻感受,以及對云英潭治愈和啟迪作用的認同。這種對自然的贊美和對治愈的渴求,使詩人與讀者在情感上產生共鳴,引發人們對美的思考和對內心的反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