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陽十詠·月窟 / 作者:劉禹錫 |
濺濺漱幽石,注入團圓處。
有如常滿杯,承彼清夜露。
巖曲月斜照,林寒春晚煦。
游人不敢觸,恐有蛟龍護。
|
|
海陽十詠·月窟解釋:
《海陽十詠·月窟》是唐代詩人劉禹錫的作品。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濺濺漱幽石,注入團圓處。
有如常滿杯,承彼清夜露。
巖曲月斜照,林寒春晚煦。
游人不敢觸,恐有蛟龍護。
詩意:
這首詩以海陽為背景,描繪了一個月窟的景象。詩人用流動的水滴洗滌著幽石,仿佛是在注入團圓之地。這些水滴就像一杯常滿的酒,承載著清澈的夜露。月光斜照在崎嶇的山石上,映照出寒冷的林木和溫暖的春日。游人們不敢靠近,生怕有蛟龍在守護著。
賞析:
《海陽十詠·月窟》通過對月窟景象的描繪,展示了詩人劉禹錫細膩的觀察力和想象力。詩中使用了形象生動的詞語和意象,使讀者能夠感受到這個月窟的神秘與美麗。
首先,詩中使用了“濺濺漱幽石,注入團圓處”這樣的描寫,通過水滴與石頭的互動,表達了水滴的潔凈和石頭的幽深,暗示了月窟的神秘和寧靜。
接著,詩人用“有如常滿杯,承彼清夜露”來形容水滴,將其與杯中的酒和夜露相比,使得讀者可以感受到水滴的清澈和純凈。
然后,詩中的“巖曲月斜照,林寒春晚煦”一句,通過對月光的描繪,表達了山石的崎嶇和林木的寒冷,但又透露出春日的溫暖和希望。
最后,詩人提到“游人不敢觸,恐有蛟龍護”,以蛟龍來象征月窟的神秘和危險,表達了游人對未知事物的敬畏和敬重。
整首詩以簡潔而精練的語言,描繪了一個神秘而美麗的月窟景象,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的敬畏和對未知事物的畏懼,給人以深思和遐想的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