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將赴汝州,途出浚下,留辭李相公 / 作者:劉禹錫 |
長安舊游四十載,鄂渚一別十四年。
后來富貴已零落,歲寒松柏猶依然。
初逢貞元尚文主,云闕天池共翔舞。
相看卻數六朝臣,屈指如今無四五。
夷門天下之咽喉,昔時往往生瘡疣。
聯翩舊相來鎮壓,四海吐納皆通流。
久別凡經幾多事,何由說得平生意。
千思萬慮盡如空,一笑一言真可貴。
世間何事最殷勤,白頭將相逢故人。
功成名遂會歸老,請向東山為近鄰。
|
|
將赴汝州,途出浚下,留辭李相公解釋:
《將赴汝州,途出浚下,留辭李相公》是唐代詩人劉禹錫的作品。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將要前往汝州,途經浚下,留下詞別李相公
長安舊游已有四十年,與鄂渚分別已十四載。
后來富貴已散去,歲寒中松柏依然挺立。
初次遇見貞元尚文主,云闕和天池一同翱翔起舞。
相互審視只剩下幾位六朝臣,數一數如今已無幾個。
夷門是天下的咽喉,過去常常生出瘡瘍。
聯合舊時的相公們來駐守,四海的呼吸都暢通無阻。
久別經歷了多少事,怎樣說出一生的心愿。
千思萬慮都變得空虛,一笑一言才是真正可貴的。
世間有什么事最殷勤,是白發將相與舊友相逢。
功成名就后回歸老去,求能做東山的近鄰。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劉禹錫將要離開長安前往汝州的心情。他回顧了自己在長安的舊游四十年和與鄂渚別離的十四年。盡管他曾經有過富貴的時刻,但如今已經散去,只有歲寒時松柏依然挺拔。他回憶起初次遇見貞元尚文主、在云闕和天池一同翱翔起舞的時光。他注意到六朝臣子們的數量已經不多了。夷門曾經是天下的要沖,但過去常常充滿瘡瘍。然而,聯合起來的舊時相公們鎮壓了這些問題,使得四海的呼吸暢通無阻。經歷了許多事情的久別之后,他感到難以表達自己一生的心愿。盡管思慮萬端,卻發現一笑一言才是真正珍貴的。在世間,白發將相與舊友相逢是最殷勤的事情。功成名就后,他希望能夠回到東山并與舊友為鄰。
賞析:
這首詩詞以離別和人生滄桑為主題,表達了作者對長安的懷念和對友誼的珍視。通過回顧自己的經歷和觀察當下的社會情況,劉禹錫抒發了對六朝文化的憂慮和對友情的渴望。他通過描繪歲寒松柏的形象,表達了對堅韌不拔、挺立不倒的品質的贊美。詩中運用了對比的手法,將過去的輝煌和如今的衰落作對照,凸顯了歲月的無情和人事的變遷。最后,他表達了對友情和真摯交往的向往,希望在功成名就后能夠與舊友相聚,共享晚年。
整體上,這首詩詞既具有個人情感的表達,又融入了對社會和時代的思考,展現了劉禹錫細膩入微妙的詩人才情。通過對人生變遷和友情的思考,他展示了對傳統文化和真摯情感的珍視,同時也反映了時代變遷下的失落和無奈。這首詩詞以其細膩的描寫和深刻的思考,給讀者帶來了共鳴和思考的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