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夕二首 / 作者:劉禹錫 |
河鼓靈旗動,嫦娥破鏡斜。
滿空天是幕,徐轉斗為車。
機罷猶安石,橋成不礙槎。
誰知觀津女,竟夕望云涯。
天衢啟云帳,神馭上星橋。
初喜渡河漢,頻驚轉斗杓。
馀霞張錦幛,輕電閃紅綃。
非是人間世,還悲后會遙。
|
|
七夕二首解釋:
《七夕二首》是唐代劉禹錫所作的一首詩詞。詩中描繪了一個關于牛郎織女的傳說故事,表達了對離別的思念和遙遠相望的愿望。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河鼓靈旗動,嫦娥破鏡斜。
滿空天是幕,徐轉斗為車。
機罷猶安石,橋成不礙槎。
誰知觀津女,竟夕望云涯。
天衢啟云帳,神馭上星橋。
初喜渡河漢,頻驚轉斗杓。
馀霞張錦幛,輕電閃紅綃。
非是人間世,還悲后會遙。
詩意和賞析:
詩中通過描繪河鼓、靈旗、嫦娥破鏡和滿空天等景象,表達了牛郎和織女相遇的情景。詩中的機罷指織女完成了織機上的工作,猶安石指織女安置石頭,橋成指牛郎搭成了橋,不礙槎指橋不會妨礙槎船行走。詩中提到了觀津女,指的就是織女。她整夜守望云涯,表達了對牛郎的思念之情。
繼續往后,詩中繼續描繪了天衢啟云帳,神馭上星橋的景象。詩中的天衢指天上的道路,云帳指織女所在的宮殿,星橋指牛郎和織女相會的地方。詩中的渡河漢和轉斗杓都是指織女用來制造星雨的道具。馀霞張錦幛、輕電閃紅綃則描繪了牛郎和織女相會時的美麗景象。
最后兩句“非是人間世,還悲后會遙”,表達了對離別的悲傷和對再相會的遙遠期許。
這首詩詞以婉約細膩的筆觸描繪了牛郎和織女相會的場景,展現了對離別的思念和對再相見的渴望。通過神話傳說的背景,抒發了人們對真愛的向往和對命運的無奈。整體上,這首詩詞以流暢的語言和細膩的描寫打動了讀者的心弦,表達出了詩人對愛情的深情追憶和思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