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桐江作 / 作者:袁枚 |
久別天臺路已迷,眼前尚覺白云低。
詩人用筆求逋峭,何不看山到浙西?
|
|
桐江作解釋: 詩詞:《桐江作》
朝代:清代
作者:袁枚
久別天臺路已迷,
眼前尚覺白云低。
詩人用筆求逋峭,
何不看山到浙西?
這首詩詞是清代作家袁枚所創作的作品。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久別天臺路已迷,
眼前尚覺白云低。
詩人用筆求逋峭,
何不看山到浙西?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對久別天臺之路的思念和渴望之情。詩人久違了來到天臺的路,已經迷失了方向,眼前所見的白云似乎低垂著。詩人通過筆墨來尋求高峭的山景,他希望能夠親自去浙西地區欣賞那里的山岳風光。
賞析:
1.這首詩詞以詩人久別天臺之路為背景,展現了他對這條路的思念之情。久別增加了詩人的情感投入,也表達了他對這條路的重要性和特殊意義。
2."眼前尚覺白云低"這句詩以景物描寫的方式,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感受。白云低垂的描繪增加了一種深情和離別的憂傷感。
3."詩人用筆求逋峭"這句表達了詩人通過詩歌來追尋高峭的山景。這里的"用筆"指的是詩人的創作,他希望通過自己的詩詞來描繪和再現那種壯麗的山岳景色。
4."何不看山到浙西"這句詩是詩人的呼喚和渴望之聲。他建議自己為什么不親自去浙西地區看看那里的山景,以獲得更深刻的體驗和靈感。
整體而言,這首詩詞展示了詩人對天臺之路的思念和對自然山景的向往。通過詩人的感嘆和呼喚,讀者也能感受到詩人內心深處的情感和對美的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