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李友路秀才赴舉 / 作者:劉禹錫 |
誰憐相門子,不語望秋山。
生長綺紈內,辛勤筆硯間。
榮親在名字,好學棄官班。
佇俟明年桂,高堂開笑顏。
|
|
送李友路秀才赴舉解釋:
詩詞:《送李友路秀才赴舉》
誰憐相門子,不語望秋山。
生長綺紈內,辛勤筆硯間。
榮親在名字,好學棄官班。
佇俟明年桂,高堂開笑顏。
中文譯文:
誰會憐憫相門之子,默默望著秋山。
生在錦繡衣縫之中,為文學奮斗于筆硯之間。
在榮譽與親情的名字之間,放棄官僚的職位追求學問。
期望明年獲得桂冠,回到家中讓父母開懷笑容。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寫了李友路秀才出征舉人考試時的心情和境遇。詩人首先表達了李友路作為相門子弟的無奈,無人能理解他的心境,他只能默默望著遠處的秋山。接著,詩人描繪了李友路的成長背景,他出生在富貴之家,卻選擇辛勤筆耕硯田,專心苦讀。然后,詩人表揚了李友路的崇高品德,他拋棄了官職的班底,獨立追求學問。最后,詩人希望李友路能在明年的考試中取得成功,回到家中,讓父母開懷笑顏。
這首詩通過對李友路秀才的描述,表達了對于奮斗追求的理解和贊賞。詩中描繪的景象真實生動,言語簡練,情感真摯,與讀者產生共鳴。整首詩篇樸實無華,直抒胸臆,展現出知識分子追求理想的崇高品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