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亥雜詩 151 / 作者:龔自珍 |
小別湖山劫外天,生還如證第三禪。
臺宗晤后無來去,人道蒼茫十四年。
|
|
已亥雜詩 151解釋: 《已亥雜詩151》是清代詩人龔自珍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述了作者在湖山之地度過了十四年的流亡生涯后的心情和感慨。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小別湖山劫外天,
生還如證第三禪。
臺宗晤后無來去,
人道蒼茫十四年。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湖山為背景,表達了作者在流亡期間的心境和思考。首句“小別湖山劫外天”,描繪了作者離開湖山之地的情景,將湖山與外界的天空相對照,突顯了作者的離愁別緒。接著,詩中提到“生還如證第三禪”,表達了作者在流亡中的生存狀態,以及他對生命的思考和領悟。這里的“第三禪”可以理解為一種超越塵世的境界,作者通過流亡的經歷,獲得了對生命的更深層次的認識。
接下來的兩句“臺宗晤后無來去,人道蒼茫十四年”,表達了作者與臺宗(指清朝統治者)見面后,再也無法回到過去的生活,流亡的歲月也已經過去了十四年。這里的“臺宗”可以理解為權力和統治的象征,作者通過與臺宗的會面,意識到自己已經無法回到過去的生活,人生的道路也變得模糊和蒼茫。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湖山、流亡和與臺宗的會面,表達了作者在流亡歲月中的心情和對生命的思考。詩中的意象和語言簡練而深刻,給人以思索和共鳴的空間。同時,這首詩詞也反映了作者對社會和時代的關注,對權力和命運的思考,具有一定的時代背景和社會意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