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途中早發(fā) / 作者:劉禹錫 |
中庭望啟明,促促事晨征。
寒樹鳥初動,霜橋人未行。
水流白煙起,日上彩霞生。
隱士應高枕,無人問姓名。
|
|
途中早發(fā)解釋:
《途中早發(fā)》是唐代文學家劉禹錫的一首詩。這首詩描繪了清晨出發(fā)的景象,并借此表達了隱士生活的自由和無所求的境界。
詩中提到,當天剛開始的時候,中庭上望見了閃爍的明星,鳥兒開始飛動,而人還沒有動身。接著,水流起了一層霧氣,太陽冉冉升起,天空出現(xiàn)了美麗的彩霞。然而,這一切景象都沒有引起隱士的關(guān)注,他依然高枕無憂,沒有人問起他的名字。
這首詩的中文譯文可以大致表達如下:
泛目中庭,望見啟明,天色微明,匆忙出發(fā)。寒樹上的鳥兒開始活動,而寒冷的橋面上還沒有人行走。水面上升起一層淡淡的霧氣,太陽冉冉升起,天空出現(xiàn)了美麗的彩霞。隱士安心地躺在高枕上,沒有人來打擾他,也沒有人問起他的名字。
這首詩以樸實的筆法描繪了清晨的景象,展現(xiàn)了大自然的生機勃勃。通過描繪隱士高枕無憂的生活態(tài)度,詩中表達了對自由和無拘無束生活的向往。作者以簡潔而優(yōu)美的詞句,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繪,傳達了一種寧靜、舒適、超然的生活情趣。整首詩運用了雕刻般的描摹技法,使讀者能夠感受到清晨的寧靜和隱士自在的生活態(tài)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