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辛巳除夕與彭同年同宿道觀中,彭出平生詩, / 作者:龔自珍 |
讀之竟夜,遂書卷尾
亦是三生影,同聽一杵鐘。
挑燈人海外,拔劍夢魂中。
雪色憚恩怨,詩聲破苦空。
明朝客盈座,誰言去年蹤。
|
|
辛巳除夕與彭同年同宿道觀中,彭出平生詩,解釋: 《辛巳除夕與彭同年同宿道觀中,彭出平生詩》是清代詩人龔自珍的作品。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辛巳除夕夜與彭同年同宿道觀中,
彭展示了他一生的詩作,
讀完之后,我們一起聽著道觀里的鐘聲。
挑燈的人在海外,
我在夢中拔劍。
雪色使人厭倦恩怨,
詩聲穿透了苦空。
明天早晨,客人將會坐滿座位,
誰會提及去年的蹤跡呢?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辛巳年除夕夜,詩人龔自珍與彭同年一起在道觀中度過的情景。彭展示了他一生的詩作,而詩人讀完后,與彭一起聆聽道觀里的鐘聲。詩人在海外挑燈,意味著他身處異鄉,思念故土。他在夢中拔劍,表達了他內心的堅定和不屈。雪色使人對恩怨感到厭倦,詩聲則穿透了苦空,表達了詩人對于世俗紛爭的超脫和追求真理的渴望。最后兩句表達了明天早晨,道觀將會迎來客人,但誰會提及去年的蹤跡呢,暗示了人們對過去的遺忘和對未來的期待。
賞析:
這首詩詞以辛巳年除夕夜為背景,通過描繪詩人與彭同年在道觀中的相聚,展示了詩人對于詩歌和人生的思考。詩人通過讀彭同年的詩作,感受到了詩歌的力量和魅力,與彭一起聆聽道觀鐘聲,象征著他們對于傳統文化的共同追求和對于精神世界的共鳴。詩人在海外挑燈,表達了他身處異鄉的孤獨和思鄉之情,而在夢中拔劍,則展示了他內心的堅定和對于理想的追求。詩中的雪色憚恩怨,表達了詩人對于世俗紛爭的疲倦和對于純粹的追求,而詩聲破苦空,則表達了詩人對于真理和美的追求。最后兩句則展示了人們對于過去的遺忘和對于未來的期待,呈現了一種對于新年的希望和對于未來的向往。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于詩歌、人生和理想的思考,展示了他對于傳統文化的熱愛和對于精神世界的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