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情 / 作者:鄭燮 |
老樵夫,自砍柴。
捆青松,夾綠槐。
茫茫野草秋山外,豐碑是處成荒冢,華表千尋臥碧苔。
墳前石馬磨刀壞。
倒不如閑錢沽酒,醉醺醺山徑歸來。
|
|
道情解釋: 《道情》是清代詩人鄭燮所作的一首詩,以下是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老樵夫,自砍柴。
捆青松,夾綠槐。
茫茫野草秋山外,
豐碑是處成荒冢,
華表千尋臥碧苔。
墳前石馬磨刀壞。
倒不如閑錢沽酒,
醉醺醺山徑歸來。
詩意:
這首詩描寫了一個老樵夫在野外勞作的場景。他砍柴、捆青松,周圍是茫茫野草,秋山在遠方。他注意到一座豐碑,站在荒墓上,華表千尋躺在碧苔之中。在他的墳前,石馬磨刀已經壞了。他比較了自己的生活和這座豐碑,認為自己不如喝酒閑逛,回來時醉醺醺的感覺更好。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寫一個老樵夫的場景,展現出了他內心的獨白和感悟。他面對荒墓和碑文,反思自己的生活,認為自己的生活與這座豐碑相比,是微不足道的。這種對生命和存在的反思,是人類一直以來所追求的智慧。此外,詩中也透露出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敬畏,他用樸實的語言,描繪出了野外的景象,讓讀者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和神秘。整首詩簡潔明了,語言簡單卻富有哲理,是一首具有思想深度的好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