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情 / 作者:鄭燮 |
老頭陀,古廟中,自燒香,自打鐘。
兔葵燕麥閑齋供。
山門破落無關鎖,斜日蒼黃有亂松。
秋星閃爍頹垣縫。
黑漆漆蒲團打坐,夜燒茶爐火通紅。
|
|
道情解釋: 《道情》是清代詩人鄭燮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老頭陀,古廟中,
自燒香,自打鐘。
兔葵燕麥閑齋供。
山門破落無關鎖,
斜日蒼黃有亂松。
秋星閃爍頹垣縫。
黑漆漆蒲團打坐,
夜燒茶爐火通紅。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古老廟宇中的景象,主要以一個名為"老頭陀"的人物為中心。老頭陀自己點香、敲鐘,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他以兔肉、葵花、燕麥等簡單的素食為齋供。廟門破爛無人鎖閉,斜陽映照下的松樹蒼黃而凌亂。秋天的星星在墻縫中閃爍。黑暗的廟宇里,老頭陀坐在黑暗中的蒲團上打坐,夜晚燃燒的茶爐使火光通紅。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勾勒出一個寧靜而古老的廟宇景象,通過描寫老頭陀的日常生活,展現了他與世隔絕的修行狀態。詩人運用生動的形象描寫,使讀者能夠感受到廟宇的荒涼和老頭陀的孤獨寂靜。詩中的"自燒香,自打鐘"表現了老頭陀自足自娛的生活態度,他過著簡樸的生活,只以素食為齋。廟門破落、松樹凌亂的描寫增添了一種凄涼的氛圍,而閃爍的秋星和夜晚的茶爐火光則給整個景象增添了一絲溫暖和希望。整首詩詞通過對細節的描寫,使讀者沉浸在一種寧靜與孤獨的氛圍中,思考生命的意義和修行的境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