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歸詩十八首 / 作者:李流芳 |
天道有晝夜,動息兩不爭。
喜晝而悲夜,無乃非人情。
嗟余嬰此患,何以處死生。
衾裯既已溫,管簟有余清。
人皆樂睡鄉,胡我獨惺惺。
自從出門來,十臥九不寧。
夜則搖其精,晝復勞其形。
常恐大命至,奄忽道無成。
公卿是何物,性命乃可輕。
¤
|
|
南歸詩十八首解釋: 這首詩詞是明代李流芳創作的《南歸詩十八首》中的一首。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南歸詩十八首》
天道有晝夜,動息兩不爭。
喜晝而悲夜,無乃非人情。
嗟余嬰此患,何以處死生。
衾裯既已溫,管簟有余清。
人皆樂睡鄉,胡我獨惺惺。
自從出門來,十臥九不寧。
夜則搖其精,晝復勞其形。
常恐大命至,奄忽道無成。
公卿是何物,性命乃可輕。
中文譯文:
天道有晝夜,不斷地交替。
喜歡白天而悲傷夜晚,難道不符合人情嗎?
我為這種困擾嘆息,如何應對生死之間。
被褥已經溫暖,床席還顯清涼。
人們都快樂地入眠,為何我獨自輾轉難眠。
自從離開家門,十次躺下九次不安寧。
夜晚搖動我的精神,白天再度勞累我的身體。
常常擔心命運的降臨,突然之間一事無成。
公卿們算什么東西,性命竟如此輕賤。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人生的思考和不安。詩中描繪了白天和夜晚的交替,以及人們對白天的喜愛和夜晚的悲傷。作者思考人情是否真的符合這種情感變化。他感嘆自己無法擺脫這種糾結和困擾,不知如何面對生死之間的境遇。
作者用衾裯(被褥)和管簟(床席)來形容自己的境況,被褥已經溫暖,床席卻顯得清涼,表達了內心的不安和矛盾。他覺得自己與眾不同,即使在人們都能安睡的時候,他卻獨自輾轉反側,難以入眠。
詩中還描述了作者的精神和身體的困乏。夜晚他的精神不安,無法安寧地入睡,而白天則不斷辛勞,消耗體力。作者常常擔心自己不能在有限的時間里取得成就,急于求成,生怕錯失機會。
最后兩句以公卿(指官員)來代表社會地位和權勢,作者質問這些權貴們,他們難道覺得性命是如此輕賤嗎?這也反映了作者對社會現實和權力的不滿。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描繪作者內心的糾結和對生死的思考,表達了對人生和社會現實的疑問和不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