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歸詩十八首 / 作者:李流芳 |
學道三十年,此心猶未安。
輾轉一夕間,擾擾千萬端。
病以愛為本,憂怖乃相干。
物生每徇性,夙習不可刊。
順或忘其源,逆則攖其湍。
心跡既以違,調伏良亦難。
逝將放吾意,俯仰得所歡。
真際未可期,庶以澄內觀。
¤
|
|
南歸詩十八首解釋: 這首詩詞是李流芳所作,名為《南歸詩十八首》,它反映了作者在學習修道過程中的內心矛盾和迷茫。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南歸詩十八首》
學道三十年,此心猶未安。
輾轉一夕間,擾擾千萬端。
病以愛為本,憂怖乃相干。
物生每徇性,夙習不可刊。
順或忘其源,逆則攖其湍。
心跡既以違,調伏良亦難。
逝將放吾意,俯仰得所歡。
真際未可期,庶以澄內觀。
中文譯文:
學道三十年,心境仍未安寧。
一夜之間反復思緒萬千。
病痛源于愛情,憂慮相互糾纏。
物欲的滋生總是順從本性,久深的習慣無法抑制。
順從可能忘記其來源,違背則激起激流。
心跡已然背離,調和和駕馭也難以為繼。
放下束縛自由心意,俯仰間得到快樂。
真實的境遇難以預料,只有通過內心的冷靜觀察才能澄清。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述了作者李流芳在學道三十年的過程中所經歷的種種矛盾和困惑。學道是指修行追求道教修道的過程,而作者在這個過程中卻發現自己的內心仍然無法得到真正的安寧。
詩的開頭寫道作者已經學道三十年,然而他的內心仍然不安寧。這表明作者在修道的過程中始終有一種內心的不滿與迷茫。接下來的兩句描述了作者思緒紛亂的狀態,一夜之間思緒反復無常,讓他感到擾亂不安。
接著,詩中提到了病痛,將其歸因于愛情和憂慮。這表明作者認為病痛與內心的情感糾結有關,同時也暗示了作者對愛情和憂慮的困擾。詩中提到物欲的滋生順從本性,夙習難以改變,這反映了作者對人性的認識和對欲望的束縛。
詩的下半部分描述了心跡背離和調和難度的問題。作者認為自己的內心已經與修道的初衷偏離,調和和駕馭內心變得困難。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放下束縛,追求內心的自由和快樂的決心。他希望能夠通過內心的冷靜觀察來澄清真實的境遇。
整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在修道過程中的內心矛盾和思考,以及對自由和快樂的追求。通過描繪作者的困惑和希望,展現了人類內心的復雜和追求真理的不懈努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