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酬令狐相公新蟬見寄 / 作者:劉禹錫 |
相去三千里,聞蟬同此時。
清吟曉露葉,愁噪夕陽枝。
忽爾弦斷絕,俄聞管參差。
洛橋碧云晚,西望佳人期。
|
|
酬令狐相公新蟬見寄解釋:
《酬令狐相公新蟬見寄》是唐代詩人劉禹錫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相隔三千里,
聽到蟬兒同此時。
清吟在晨露滴落的葉上,
愁思在嘈雜的夕陽下的樹枝上。
突然琴弦斷裂了,
隨即聽到管簫聲參差。
在洛橋上,碧云晚霞交輝,
向西眺望,期盼佳人的歸期。
詩意:
這首詩表達了劉禹錫對離別情人的思念之情。他和離別的人相隔千里,但在同一個時刻都能聽到蟬鳴。清晨他在露水滴落的葉子上吟唱,夕陽下的樹枝上卻充滿了憂愁的噪音。突然間,他的琴弦斷裂了,但隨即他又聽到了管簫聲繚繞。在洛橋上,晚霞和碧云交相輝映,他向西望著,期待著佳人的歸來。
賞析:
這首詩以對離別情人的思念之情為主題,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音樂的比喻,傳達出作者內心的愁思和期盼。作者以自然景物的變化來表達自己內心的情感,通過蟬鳴、露水、夕陽和樹枝等形象描寫,展示了詩人對離別情人的思念之情。在詩中,琴弦的突然斷裂和管簫聲的參差不齊,象征著作者內心的激蕩和不安。
最后兩句描述了洛橋上的景色,晚霞和碧云的美麗景象,以及作者向西望著,期待佳人歸來的情景。這種期待和盼望,使整首詩充滿了濃郁的離別情思和愛情的渴望。
整體而言,這首詩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以及琴聲和管聲的對比,將作者的思念之情和對佳人的期盼生動地展現出來,給人一種深情而又憂愁的感覺,充分展示了唐代詩人細膩的情感表達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