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岳王墳 / 作者:唐順之 |
國恥猶未雪,身危亦自甘。
九原人不返,萬壑氣長寒。
豈恨藏弓早,終知借劍難。
吾生非壯士,于此發沖冠。
|
|
岳王墳解釋: 《岳王墳》是明代詩人唐順之的作品。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國恥猶未雪,
身危亦自甘。
九原人不返,
萬壑氣長寒。
豈恨藏弓早,
終知借劍難。
吾生非壯士,
于此發沖冠。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對國家屈辱尚未洗雪的憤怒和對個人安危的漠視。詩人唐順之在詩中表達了不畏犧牲,寧可置身危險之中的決心。他談到了九原(古代北方草原)的人們不愿歸來,萬壑(指山谷)中的氣息長久寒冷,體現了國家的困境和人民的苦難。詩人表示,他并不怨恨早早藏起了弓箭,因為他明白借劍(指拿起武器)并不容易。他自稱并非真正的壯士,但他在這個時刻決心要勇往直前。
賞析:
《岳王墳》這首詩詞以簡潔而有力的語言表達了詩人的情感和思想。詩人通過對國家屈辱和個人安危的反思,展現了他對國家的忠誠和決心。詩中的描寫形象生動,通過使用九原和萬壑等意象,增強了對國家困境和人民苦難的感觸。詩人的自述表達了他對自身能力的懷疑,但他并不退縮,而是在這個關鍵時刻挺身而出。整首詩詞在表達情感的同時,也反映了當時社會的動蕩和人們內心的掙扎。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簡練而深刻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國家命運和個人責任的思考和決心。它具有激勵人心的力量,弘揚了愛國主義精神,并對那些在困境中勇敢前行的人給予了肯定和鼓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