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征歌六首 / 作者:唐順之 |
牂牁南去亂峰連,滇海藤江一帶懸。
縱謂蠻封堪畫地,不知漢將若從天。
|
|
南征歌六首解釋: 《南征歌六首》是明代詩人唐順之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牂牁南去亂峰連,
滇海藤江一帶懸。
縱謂蠻封堪畫地,
不知漢將若從天。
中文譯文:
南征歌六首
牂牁南去亂峰連,
滇海藤江一帶懸。
縱謂蠻封堪畫地,
不知漢將若從天。
詩意:
這首詩是描述南征的歌曲,通過描繪山峰連綿、江河蜿蜒的景象,表達(dá)了南征的艱辛和壯麗。詩人用詞簡練,意境深遠(yuǎn),表達(dá)了對南征之地的贊美和對將士們的敬佩。
賞析:
詩的開篇以"牂牁南去亂峰連"描繪南征的起始地牂牁山,山峰連綿不絕,景色壯美。"滇海藤江一帶懸"則描述了南征途經(jīng)的滇池和滇江,宛如藤蔓般蜿蜒曲折,給人以廣闊和壯麗之感。
接下來的兩句"縱謂蠻封堪畫地,不知漢將若從天"表達(dá)了南征地方的美麗和難以描摹的壯麗景色。"縱謂蠻封堪畫地"意味著南征所經(jīng)之地,即使被稱作蠻荒之地,也堪稱繪畫之境。而"不知漢將若從天"則表達(dá)了南征的將士們無論面對多么艱難險阻,都能像天神一般無所畏懼,勇往直前。
整首詩以簡練、雄偉的語言描繪了南征的壯麗景色和將士們的英勇豪情,展現(xiàn)了作者對南征的景色和參與其中的將士們的贊美之情。同時,它也傳達(dá)了一種對人類勇氣和決心的贊頌,弘揚(yáng)了壯志豪情和追求卓越的精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