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酬喜相遇同州與樂天替代 / 作者:劉禹錫 |
舊托松心契,新交竹使符。
行年同甲子,筋力羨丁夫。
別后詩成帙,攜來酒滿壺。
今朝停五馬,不獨為羅敷。
|
|
酬喜相遇同州與樂天替代解釋:
酬喜相遇同州與樂天替代
舊托松心契,新交竹使符。
行年同甲子,筋力羨丁夫。
別后詩成帙,攜來酒滿壺。
今朝停五馬,不獨為羅敷。
譯文:
回應樂天與我在同州相遇的喜事
舊時我們交換了心意,如今又通過竹簡傳遞消息。
我們都已經到了壯年,但還是羨慕那些年輕力壯的丁夫。
我們長時間分別后寫成了很多詩,我帶來了滿滿一壺的酒。
今天我們停下行駛的馬車,不僅為了痛飲,也為了羅敷的美人。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劉禹錫給李山甫回信的作品,以酬答李山甫與劉禹錫在同州相遇的喜事。整首詩表達了他們長期交往的情誼,以及對彼此的羨慕和共同的追求。
詩的第一句“舊托松心契,新交竹使符”,表達了他們多年來交往的情誼,通過信件傳遞思念和心意。這里的“松心契”和“竹使符”都是指書信,松和竹都是耐久的材料,象征了他們長久的友誼。
接下來的兩句“行年同甲子,筋力羨丁夫”,表達了他們已經到了壯年,但還是羨慕那些年輕力壯的人。通過對丁夫的羨慕,作者也是在表達對自己年輕時充滿活力的回憶。
然后是“別后詩成帙,攜來酒滿壺”。詩成帙意指詩篇已經寫成了一冊,而攜來酒滿壺則表示帶來了滿滿的一壺酒,準備與李山甫共飲。
最后一句“今朝停五馬,不獨為羅敷”,描寫了他們停下了馬車,不僅僅是為了痛飲和宴會,也是為了享受美人羅敷的陪伴。這里的羅敷指的是李山甫的妻子(或者也指他們在宴會中的女伴),作者通過“不獨”來表達人們的快樂是共同的,而不是獨自享受。
整首詩通過交流書信、分享詩作和共同飲宴的場景,表達了作者和李山甫之間長久的友誼和對年輕時光的懷念,也展現了他們共同追求快樂和享受美好事物的心態。同時,詩中也隱含了對時光的流逝和生命有限的思考,突顯了作者對于友情和回憶的重視與珍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