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樂天池館夏景方妍白蓮初開彩舟空泊唯邀緇侶因以戲之 / 作者:劉禹錫 |
池館今正好,主人何寂然。
白蓮方出水,碧樹未鳴蟬。
靜室宵聞磬,齋廚晚絕煙。
蕃僧如共載,應不是神仙。
|
|
樂天池館夏景方妍白蓮初開彩舟空泊唯邀緇侶因以戲之解釋:
《樂天池館夏景方妍白蓮初開彩舟空泊唯邀緇侶因以戲之》是唐代劉禹錫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池館此時正美妙,主人寧靜無人聲。
白蓮初次浮水面,碧樹尚未鳴蟬鳴。
靜室夜晚傳磬聲,齋廚煙霧漸消凈。
番僧共我同乘舟,應不是真仙神。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夏日景色宜人的池館景象。作者稱呼主人寧靜無人聲,暗示了這個池館的寧靜和安靜。白蓮初次開放在水面上,碧樹還沒有鳴叫的蟬聲。晚上在寧靜的房間里能聽到磬聲傳來,齋廚的煙霧已經散盡。作者與一位番僧一同乘舟,表示他與朋友一起共享這美好的景色,同時也暗示了作者對友誼的珍視。最后一句表達了作者認為那位番僧并非真正的仙人或神仙,可能只是普通的僧人。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夏日池館景色的描繪,展現了一幅寧靜、美好的畫面。詩中運用了對比手法,通過描述白蓮初開、碧樹未鳴蟬等場景,表達了夏日的寧靜和靜謐。作者通過描寫靜室中傳來的磬聲和齋廚中逐漸消散的煙霧,進一步強調了這里的寧靜和幽靜。最后一句詩中,作者與一位番僧一同乘舟,表達了對友誼和共享美景的向往。然而,作者在最后一句中表示這位番僧并非真正的仙人或神仙,可能只是普通的僧人,這種揭示出一絲現實與理想之間的對比。
整體上,這首詩以細膩的描寫表現了唐代士人對自然的贊美和對寧靜、友誼的向往。它展示了劉禹錫獨特的意境感知和對生活的樂觀態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