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題王學士所藏王孟端老檜蒼崖圖 / 作者:曾棨 |
王郎工畫妙入神,平生強項世所嗔。
有時興至自盤礴,睥睨已喜旁無人。
忽然放筆作古檜,白日煙云倏暝晦。
淋漓盡帶雷雨垂,慘淡長疑鬼神會。
古藤纏絡枝相繆,屈鐵磥砢騰蛟虬。
左拏右攫飛不去,崖石欲裂山精愁。
王郎一生何不遇,五十得官嗟已暮。
胸中時吐氣崢嶸,半落蒼厓化為樹。
知君愛此長蕭森,藏之愿比雙南金。
秋來恐有乘槎客,泛入天河無處尋。
|
|
題王學士所藏王孟端老檜蒼崖圖解釋: 《題王學士所藏王孟端老檜蒼崖圖》是明代曾棨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
題王學士所藏王孟端老檜蒼崖圖
王郎工畫妙入神,
平生強項世所嗔。
有時興至自盤礴,
睥睨已喜旁無人。
忽然放筆作古檜,
白日煙云倏暝晦。
淋漓盡帶雷雨垂,
慘淡長疑鬼神會。
古藤纏絡枝相繆,
屈鐵磥砢騰蛟虬。
左拏右攫飛不去,
崖石欲裂山精愁。
王郎一生何不遇,
五十得官嗟已暮。
胸中時吐氣崢嶸,
半落蒼厓化為樹。
知君愛此長蕭森,
藏之愿比雙南金。
秋來恐有乘槎客,
泛入天河無處尋。
這首詩詞描繪了王孟端畫檜樹的情景,并表達了作者對王孟端才華橫溢的贊賞和對他才華不得善用的惋惜之情。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詩意和賞析:
詩意:
詩詞開篇,作者贊美了王孟端的繪畫技巧,稱其畫工出神入化,但這項才華卻不被世人所贊賞。有時候,王孟端的創作靈感突然迸發,自我激勵,但周圍卻沒有人能夠欣賞他的作品。隨后,詩中描繪了王孟端畫檜樹的情景,畫面充滿了煙云、雷雨和神秘的氛圍,給人以深深的印象。古老的藤蔓纏繞在樹枝上,鐵石屈曲,仿佛有神秘的蛟龍在其中。然而,這幅畫卻無法展現出王孟端的才華和悲傷,他一生都未能得到應有的認可,直到五十歲才得到一個官職。最后,作者表達了對王孟端的敬愛之情,希望將這幅畫作珍藏起來,與南方的金銀相媲美。但作者也擔心秋天來臨時,有人搭船來尋找這幅畫,卻無法在天河中找到它。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王孟端的繪畫才華和不為人知的遭遇,表達了作者對他的贊賞和同情之情。王孟端的繪畫技巧被贊美為"工畫妙入神",但世人卻沒有能夠欣賞到他的才華。詩中的描繪充滿了神秘和驚奇,讓人感受到了王孟端作品中的獨特氛圍。古藤纏繞、山石奇形,展現了王孟端作品的獨特之處。詩的最后,作者表達了對王孟端的敬愛之情,并希望將這幅畫作為珍貴的寶物保留下來。整首詩詞流露出對才華被埋沒和不公正待遇的悲涼之感,以及對藝術家命運的思考和思念之情。
這首詩詞的賞析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
1.對王孟端才華的贊賞:詩中多次提到王孟端的繪畫技巧,稱其"工畫妙入神",并將其才華形容為"忽然放筆作古檜"。這表明作者對王孟端的才華給予了高度贊賞,認為他的畫作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
2.對王孟端遭遇的同情:詩中揭示了王孟端的才華并未得到世人應有的認可和賞識,直到五十歲才得到一個官職,而且作者在詩中表達了對他遭遇的惋惜之情。這種對才華被埋沒的悲涼之感以及對藝術家命運的思考,使詩詞充滿了深情和沉思。
3.描繪的藝術意象:詩詞中的描繪充滿了獨特的藝術意象,如煙云、雷雨、古藤、山石等,給人一種神秘和奇幻的感覺。這些意象的運用,使詩詞的氛圍更加濃郁,讓讀者能夠感受到王孟端作品中的獨特之處。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王孟端才華和遭遇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他的贊賞和同情之情。同時,詩中描繪的藝術意象也增添了神秘和奇幻的氛圍,使整首詩詞更具吸引力。這首詩詞既是對王孟端的紀念,也是對藝術家命運的思考,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和情感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