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竹堂寺探梅 / 作者:沈周 |
竹堂梅花一千樹,晴雪塞門無入處。
秋官黃門兩詩客,珂馬西來為花駐。
老翁攜酒亦偶同,花不留人人自住。
滿身毛骨沁冰影,嚼蕊含香各搜句。
酒酣涂紙作橫斜,筆下珠光濕春露。
只愁此紙卷春去,明日重來花在地。
|
|
竹堂寺探梅解釋: 《竹堂寺探梅》是明代文人沈周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竹堂梅花一千樹,
晴雪塞門無入處。
秋官黃門兩詩客,
珂馬西來為花駐。
老翁攜酒亦偶同,
花不留人人自住。
滿身毛骨沁冰影,
嚼蕊含香各搜句。
酒酣涂紙作橫斜,
筆下珠光濕春露。
只愁此紙卷春去,
明日重來花在地。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詩人沈周在竹堂寺探梅時的景象和感受。詩中描繪了竹堂寺內一千株梅花盛開,但由于晴雪的封閉,門戶緊閉,無法進入其中。然而,秋官和黃門兩位詩客卻駕著珂馬從西方而來,駐足于花前。詩人和一位老翁一同攜酒而來,與他們一同欣賞梅花。梅花并不留人,卻自然地自住其中。詩人感受到梅花的寒冷和純潔,品味梅花的芬芳和美感,大家各自尋找著詩句的靈感。詩人在酒興勃發之下,將詩句涂抹在紙上,筆下的字體閃爍著珍珠般的光芒,濕潤如春露。詩人唯一的遺憾是,這張紙卷起來,春天逝去了,但明天他會再來,梅花仍將盛開于大地之上。
賞析:
《竹堂寺探梅》以簡潔、樸實的語言描繪了作者在竹堂寺觀賞梅花的情景,表達了對自然美的贊嘆和對詩歌創作的熱愛。詩中通過寥寥數語,將讀者帶入一個虛實結合、意境深遠的畫面中。
詩中的竹堂寺和梅花象征了詩人的心靈凈土和高潔的品質。梅花在寒冷的冬季中依然綻放,展示了它的堅強和純潔,同時也寓意著詩人自身的追求和堅持。詩中的秋官、黃門和詩客代表了文人士子,他們對梅花的欣賞和吟詠進一步凸顯了梅花的價值和美感。
詩人將自己與老翁一同攜酒欣賞梅花,表達了對詩歌創作的激情和追求。他們品味梅花的芬芳,感受梅花的寒冷,各自尋找靈感并涂寫在紙上,體現了詩人對詩歌創作的熱愛和執著。
整首詩以自然景物為背景,通過對梅花的描繪展現了作者的感悟和境趣。詩人以簡潔明了的語言,將自然景物與人的情感和藝術創作相結合,展現了對自然美的贊美和對詩歌創作的熱愛,同時通過梅花的形象,傳遞了追求堅韌和純潔的品質。
這首詩詞通過對梅花和詩人情感的描繪,表達了對自然美的贊嘆和對詩歌創作的熱愛。它以簡潔、樸實的語言,將讀者帶入一個虛實結合、意境深遠的畫面中,讓人感受到梅花的堅韌和純潔,以及詩人對詩歌創作的熱情與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