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瀟湘八景 / 作者:楊基 |
右瀟湘夜雨。
湘水秋更清,湘月秋更白。
光輝一相蕩,水月不辨色。
何處洞簫聲,巴陵夜歸客。
右洞庭秋月。
|
|
瀟湘八景解釋: 《瀟湘八景》是明代詩人楊基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瀟湘地區秋夜雨中的景色,以及湘水和湘月在秋季的清澈與明亮。詩中還出現了洞簫聲和歸客的描寫,以及洞庭湖上的秋月景色。
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右瀟湘夜雨。
湘水秋更清,
湘月秋更白。
光輝一相蕩,
水月不辨色。
何處洞簫聲,
巴陵夜歸客。
右洞庭秋月。
這首詩詞的詩意表達了作者對瀟湘地區秋夜雨景的感受。詩中描繪的湘水清澈透明,湘月明亮潔白,光輝相互輝映,水與月的邊界模糊。詩中還描寫了瀟湘地區獨特的洞簫聲,以及夜歸客人的身影。最后提到了洞庭湖上的秋月景色。
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傳達了作者對瀟湘地區秋夜雨景的美好感受。清澈的湘水和明亮的湘月在詩中相互輝映,形成了一幅優美的畫面。水與月的邊界不再明確,給人以虛幻的感覺,增添了詩意的層次。詩中還融入了洞簫聲和夜歸客的元素,更加豐富了詩詞的意境。
整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色和人文元素的描繪,展現了瀟湘地區秋夜雨景的獨特之美。讀者在閱讀時可以感受到作者對大自然的細膩觀察和對美的追求,同時也可以在詩中產生共鳴,體會到大自然的壯麗和人類與自然的和諧共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