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廢宅行 / 作者:楊基 |
弓刀掛墻旗拂瓦,行人過門須下馬。
日暮將軍縱酒歸,白棒橫街人亂打。
朱門一閉春草積,官印斜封泥涴壁。
守卒收釐屋后池,鄰翁曬麥階前石。
簾幕當年盡綺羅,網絲顛倒腐螢多。
杏梁風雨丹青濕,時有野鳩來做窠。
樓臺易成還易廢,前年猶是桑麻地。
|
|
廢宅行解釋: 《廢宅行》是明代詩人楊基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一幢昔日輝煌而如今已經廢棄的宅院,通過對宅院的描寫,表達了歲月流轉、興衰變遷的主題。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弓刀掛墻旗拂瓦,
行人過門須下馬。
日暮將軍縱酒歸,
白棒橫街人亂打。
朱門一閉春草積,
官印斜封泥涴壁。
守卒收釐屋后池,
鄰翁曬麥階前石。
簾幕當年盡綺羅,
網絲顛倒腐螢多。
杏梁風雨丹青濕,
時有野鳩來做窠。
樓臺易成還易廢,
前年猶是桑麻地。
這首詩表達了一個荒廢的府邸的景象和其中所蘊含的寓意。詩人以生動的筆觸描繪了這座府邸的廢棄場景,透露出歲月的悠長和人事的更迭。在詩中,弓刀懸掛在墻上,旗幟拂動在瓦片上,顯示了昔日府邸曾經輝煌的氣象。然而,現在行人經過這府邸的門前,都要下馬示意尊重,顯示了府邸的殘敗和無人問津。
詩的下半部分描繪了府邸的更多細節,如日暮時將軍歸來,行人紛紛避讓,白棒揮舞間人群四散。朱門一閉,春草在門前積厚,官印斜倚,泥涴覆蓋著墻壁,顯示了府邸主人的荒廢和官場的變遷。守卒收拾府邸后院的池塘,鄰居老人在門前的石階上曬麥,顯示了府邸的衰敗與平凡的對比。
詩中還描述了府邸內部的景象,簾幕已經褪去當年的綺麗,網絲倒懸,腐螢成群,揭示了時光的沖刷和物事的腐朽。杏梁上的風雨使丹青作品變得濕潤,野鳩偶爾來此筑巢,顯示了府邸的凋零與自然的交相輝映。
最后兩句表達了府邸易成易廢的現實,將府邸前年還是桑麻地的事實放在眼前。這暗示了世事無常,興衰難測的道理。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對廢棄府邸的描繪,抒發了對興盛和衰落的思考,寓意深遠。詩人通過細膩的描寫,展現了歲月流轉中事物的變遷和人事的更迭,喚起人們對于人生無常和物事無常的思考。同時,詩中所揭示的廢宅景象也反映了社會的變遷和時代的更替,傳達了一種深沉的哲理意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