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舟中聞促織 / 作者:楊基 |
促織來何處,哀吟近短篷。
不堪為客里,況復是舟中。
殘夢寒衾月,孤燈夜枕風。
此時腸欲斷,恨不耳雙聾。
|
|
舟中聞促織解釋: 《舟中聞促織》是明代楊基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促織來何處,
哀吟近短篷。
不堪為客里,
況復是舟中。
殘夢寒衾月,
孤燈夜枕風。
此時腸欲斷,
恨不耳雙聾。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身處船中,聽到促織聲的一幕。促織聲指的是織布機的聲音,它在寂靜的夜晚格外明顯。作者感到哀傷和痛苦,因為他身處陌生的客船之中,而且船艙空間狹小。在寒冷的夜晚,他只能依靠殘留的夢境和孤寂的燈光度過,而外面的風聲則成為他夜晚的陪伴。他的內心此刻痛苦得幾乎要斷裂,希望自己的耳朵能失去聽覺,以免再受到外界的困擾。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寫作者身處船中聽到促織聲的情景,表達了他內心的孤獨和痛苦。詩中使用了寂靜、寒冷的意象,與作者的心境相呼應。舟中的狹小空間和孤寂的夜晚強化了作者的孤獨感。詩中的"殘夢寒衾月"和"孤燈夜枕風"是對夜晚冷寂的生動描繪,給人一種凄涼的感覺。最后兩句"此時腸欲斷,恨不耳雙聾"表達了作者內心的痛苦和無奈,他希望逃離這種困境,不再感受外界的煎熬。
這首詩通過簡潔而準確的語言,刻畫了作者在舟中的孤獨和痛苦,給讀者帶來深深的共鳴。它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作者內心的苦悶情緒,展現了明代文人的心境和思想境界。整首詩抒發了作者對現實困境的無奈和對內心自由的向往,體現了他對生活的痛苦和無奈的感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