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懷(十四首) / 作者:楊基 |
璞玉宜深藏,白雪乃寡和。
和寡非所悲,衒玉徒取禍。
奈何刖足者,抱璞不知過。
進非烈士忠,退恥愚夫懦。
傭春匪利直,販鬻欲自涴。
山中一尺雪,且復掩扉臥。
¤
|
|
感懷(十四首)解釋: 《感懷(十四首)》是明代詩人楊基的作品。這首詩通過對璞玉和白雪的比喻,表達了作者對于內在美與外在華麗之間的思考。
詩意:
詩中的璞玉象征內在的美德和才華,白雪則代表外在的浮華和虛飾。作者認為真正的美應該深藏于內心,而不是張揚外露。他認為追求虛飾和表面的華麗只會招致禍患。詩中提到刖足者,指的是為了追求美的短暫快感而愿意犧牲自己的人。而退縮不前、怯懦的人則被視為愚昧可恥的。詩人還指出貪圖外在的華美只會使人淪為傭人,失去自由和尊嚴。最后,詩人以山中一尺雪作結,表達了他的回歸自然之態度,選擇隱藏自己的才華,追求內心的寧靜與真實。
賞析:
這首詩以簡練而深刻的語言,對人們對美的追求進行了深入思考。作者通過對璞玉和白雪的對比,揭示了社會上對外在美的過度追求和虛飾的危害。他認為真正的美應該源自內心,而非外表的虛華。詩中的刖足者和退縮不前的人物形象,展現了作者對于那些為了虛飾而放棄真實的人的批判態度,同時也呼吁人們要勇敢面對真實的自己。最后,詩人以山中一尺雪作結,表達了他對于返璞歸真、追求內心平靜的向往。
這首詩情感深沉,意蘊豐富,通過簡潔而富有隱喻的語言,傳達了作者對于真實美與虛華之間的思考。它啟示人們要珍惜內在的美德和真實的自我,而不是被外在的虛飾所迷惑。同時,詩中的山中一尺雪也給人以啟示,提醒人們在喧囂的塵世中,時刻保持內心的寧靜和純凈。這首詩在明代詩歌中獨樹一幟,具有獨特的思想性和藝術性,值得我們細細品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