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懷(十四首) / 作者:楊基 |
浮云從何來,本是山川氣。
寸陰不終朝,一雨浩無際。
江河會交流,草木奮妍麗。
但知潤澤功,不識真宰意。
天風吹玄陰,白日照厚地。
理亂自有常,千載可坐致。
¤
|
|
感懷(十四首)解釋: 《感懷(十四首)》是明代詩人楊基的作品。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浮云從何來,
本是山川氣。
寸陰不終朝,
一雨浩無際。
這首詩詞以浮云為引子,表達了對人生短暫和時光流逝的感慨。楊基通過描繪浮云從何而來,指出浮云實質上是由山河之氣凝結而成,暗示人的一生也是由天地間的精氣所孕育而來。人的一生猶如浮云般短暫,剎那即逝,宛如一場雨水,浩渺無邊。
江河會交流,
草木奮妍麗。
但知潤澤功,
不識真宰意。
詩人以江河會交流、草木生機勃勃為景,表達了自然界的活力和美麗。然而,人們只知道自然界的潤澤和恩惠,卻不了解其中的深意和真正的主宰。
天風吹玄陰,
白日照厚地。
理亂自有常,
千載可坐致。
接下來,詩人描述了自然界的變幻和秩序。天風吹動著深邃的陰云,白日照耀著廣袤的大地。盡管事物的變化和混亂看似無序,但它們自有一定的規律和秩序。詩人表示,只有在理性的引導下,人們才能在千年的歲月中取得長久的坐致(安定)。
整首詩以自然景物為背景,通過描繪浮云、江河、草木和天地間的變化,呈現了人生的短暫和萬物的生生不息。詩人對自然界的描繪,既表達了對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時也暗示了人們應該尊重自然的秩序,順應天時地利,追求內心的安寧和堅守自己的信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