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村雜興(十三首) / 作者:楊基 |
清流曲幾回,吃飯此山隈。
歌斷憐鶯續,詩遲畏酒催。
晚晴初見月,春盡尚逢梅。
歸路緣江熟,支筇不用陪。
¤
|
|
江村雜興(十三首)解釋: 《江村雜興(十三首)》是明代詩人楊基的作品。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清流曲幾回,
吃飯此山隈。
歌斷憐鶯續,
詩遲畏酒催。
晚晴初見月,
春盡尚逢梅。
歸路緣江熟,
支筇不用陪。
詩詞的中文譯文:
清澈的溪水流動幾次彎曲,
我在這山谷中吃飯。
歌聲斷續,憐惜鶯兒繼續唱,
寫詩的靈感遲遲而來,害怕酒助興。
晚上晴朗,初次見到明亮的月亮,
春天即將結束,卻還能看到盛開的梅花。
回家的路沿著熟悉的江邊,
不需要伴著竹杖作為依靠。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江村的景色和情感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感受和思考。詩人通過描述清流的曲折、山谷中的就餐場景,展現了江村的寧靜和自然之美。歌聲斷續,鶯兒的歌唱成為持續的美好,而寫詩的靈感卻遲遲不來,詩人則對酒的助興感到畏懼,表現了他對于詩歌創作的認真和責任感。
詩中的晚晴和明亮的月亮,象征著詩人對于美好事物的敏感和欣賞。春天即將結束,但仍能看到盛開的梅花,暗示著希望與生機的延續。最后,詩人走在回家的路上,沿著熟悉的江邊,不需要支筇(竹杖)作為陪伴,展現了詩人獨立自主、自信從容的個性。
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和對內心情感的表達,展示了詩人對于生活的熱愛、對于美好事物的敏感和對于詩歌創作的追求。整體氛圍清新恬靜,意境深遠,讓人感受到江村的寧靜與詩人內心的寧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