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寓江寧村居病起寫懷(十首) / 作者:楊基 |
性懶逢春睡轉昏,曉鶯多在夢中聞。
故人錦字憑誰寄,學士銀魚每自焚。
布谷雨晴宜種藥,葡蒲水暖欲生芹。
相思未信蓬山遠,只隔江東一片云。
¤
|
|
寓江寧村居病起寫懷(十首)解釋: 詩詞:《寓江寧村居病起寫懷(十首)》
性懶逢春睡轉昏,
曉鶯多在夢中聞。
故人錦字憑誰寄,
學士銀魚每自焚。
布谷雨晴宜種藥,
葡蒲水暖欲生芹。
相思未信蓬山遠,
只隔江東一片云。
譯文:
懶性在春天更加沉重,
黎明時分聽到的鳥鳴多在夢中。
故友寄來的錦字,由誰轉交,
學士手中的銀魚卻總自焚。
在布谷鳥鳴的雨后晴天,適宜種植草藥,
葡萄藤下的水溫暖了,芹菜欲欲生長。
相思之情尚未被信任,蓬萊山峰遙遠,
只有江東一片云彩將我們隔開。
詩意:
這首詩以楊基的村居生活為背景,以自己患病之際的思緒為主題。詩人以懶性逢春更加沉重的描寫,表達了自己在春天的懶散和倦怠。清晨時分,詩人雖然聽到了鳥鳴聲,卻似乎只是在夢中聆聽,意識模糊。然后詩人提到了故人寄來的錦字,但他不知道該由誰轉交,這種無助感和孤獨感在詩中表現得深刻。接著,詩人以學士手中的銀魚自焚的形象,暗示了學問的虛浮和無用。詩人轉而描寫了布谷鳥鳴的雨后晴天,描述了適宜種植草藥的情景,以及溫暖的水溫下芹菜欲欲生長的景象,這些描寫體現了生機和希望。最后,詩人表達了自己的相思之情,但這份思念卻未被信任,蓬萊山峰的遙遠和江東一片云的存在,象征了詩人與所思念之人之間的隔閡。
賞析:
《寓江寧村居病起寫懷(十首)》是明代文學家楊基的作品之一,通過描繪村居生活和個人情感,表達了對懶散、無助、孤獨等情緒的思考。詩中以對自身懶性的自嘲和自省為切入點,以及對生活、友情和學問的反思,展示了詩人對人生和社會的深度思考。同時,詩人以布谷鳥鳴的雨后晴天和葡萄藤下的水溫暖來描繪生機勃勃的景象,呈現了一絲希望和溫暖的氛圍。最后,通過蓬萊山和江東一片云的意象,詩人表達了自己與所思念之人之間的隔閡和距離感,使整首詩具有一種凄美和哀愁之情。這首詩既展現了楊基深刻的感悟和思考,又通過詩中的意象和抒情手法,給讀者帶來了對生活和情感的共鳴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