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暮有感(二首) / 作者:楊基 |
啼鳥匆匆變物華,雨池科蚪漸成蛙。
青鞋謾踏閑邊草,白發(fā)羞簪醉里花。
此日驊騮思苜蓿,當時鸚鵡喚琵琶。
遙憐簫鼓追游地,薺麥青青已沒鴉。
|
|
春暮有感(二首)解釋: 春暮有感(二首)
啼鳥匆匆變物華,雨池科蚪漸成蛙。
青鞋謾踏閑邊草,白發(fā)羞簪醉里花。
此日驊騮思苜蓿,當時鸚鵡喚琵琶。
遙憐簫鼓追游地,薺麥青青已沒鴉。
【中文譯文】
春天漸暮,我有感而發(fā)(兩首)
啼鳥匆匆地變換著華麗的羽色,雨水養(yǎng)育的水池里蝌蚪逐漸變成了青蛙。
一雙青鞋輕踩在草地上,白發(fā)害羞地佩戴在醉人的花朵中間。
這一天,我懷念著駿馬嚼食新鮮嫩草的時刻,當年鸚鵡叫喚著琵琶。
遙遠地憐憫簫鼓追逐著游人的地方,薺麥已經青翠茂盛,而烏鴉卻不再出沒。
【詩意賞析】
這首詩以春天即將過去的景象為背景,通過描寫自然的變化和人物的情感,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轉的感慨和對美好時光逝去的思念之情。
第一聯(lián)以啼鳥和雨池中的蝌蚪為形象,展現(xiàn)了春天生機勃勃的變化。啼鳥匆匆地改變其羽色,象征著春天的花鳥變幻無常;雨池中科蚪逐漸成長為青蛙,暗示著時間的流逝和事物的發(fā)展。這些景物的變化呼應了春天的轉瞬即逝。
第二聯(lián)以青鞋和白發(fā)為意象,表現(xiàn)了年輕與老去之間的對比。青鞋踩在閑適的草地上,象征著年輕人放松自在的心情;而白發(fā)則佩戴在醉人的花間,顯示了年歲的增長和對年輕美好時光的羞愧。
整首詩通過對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光陰流逝、歲月易逝的深切感受。同時,通過對美好時光的懷念,詩人呼喚著過去的景象,表達了對逝去時光的留戀和對生命變遷的深沉思考。
這首詩語言簡練,形象生動,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抒發(fā)了詩人對光陰流轉的感慨和對美好時光的追憶之情。讀者在欣賞詩詞時,可以感受到歲月易逝的無奈和珍惜當下的重要性,同時也可以思考生命的意義和人生的轉折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