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白二十二贈王山人 / 作者:劉禹錫 |
愛名之世忘名客,多事之時無事身。
古老相傳見來久,歲年雖變貌常新。
飛章上達三清路,受箓平交五岳神。
笑聽咚咚朝暮鼓,只能催得市朝人。
|
|
同白二十二贈王山人解釋:
《同白二十二贈王山人》是唐代劉禹錫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在這以名利為主的世界,忘卻了名聲的人是一個無名之客,
在這多事之時,他卻沒有被瑣事所困擾。
古老的傳說流傳已久,
盡管歲月不斷變遷,但他始終保持著嶄新的面貌。
他的文書飛揚至三清之路,
他受到五岳之神的贊嘆和接納。
他歡笑著聽著晨昏的鼓聲,
只能催促著市朝的人們。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忘卻了名利之人的形象。在塵世中,人們追逐名聲和利益,但這位詩人卻選擇了離開這種喧囂,成為一個無名之客。他不受瑣事的困擾,過著簡單而自由的生活。盡管時間流逝,他始終保持著內心的寧靜和清新,不被世俗的變遷所動搖。他的才華和文書被送到了高山深處,受到了神靈的贊嘆和接納。最后,他歡笑著聽著市朝的鼓聲,催促著那些忙碌于市井之中的人們。
賞析:
這首詩詞展示了劉禹錫對名利和繁瑣事務的超脫態度,以及他對自由和內心寧靜的追求。詩中的無名之客象征著一個自由自在、超然物外的境界。他的生活純粹而簡單,不受外界的擾攘,保持著獨立的精神和清新的面貌。作者通過對無名之客的贊美,表達了自己對世俗追逐的反思和對內心自由的向往。
詩中還描繪了無名之客的文才和影響力,以及他與神靈的聯系。他的文書被送到三清之路,受到五岳之神的認可,這象征著他的才華和智慧超越了塵世的局限,達到了超凡脫俗的境界。
最后,詩人通過描述無名之客歡笑聽鼓的場景,表達了對繁忙的市朝人們的催促。這種嬉笑怒罵的態度可以理解為對世俗紛擾的一種戲謔,同時也是對那些被名利束縛的人們的喚醒和鞭策。
整首詩以流暢的語言和明快的節奏表達了作者對自由、寧靜和超脫的追求,以及對名利追逐和世俗瑣事的批判。它展現了劉禹錫獨特的寫作風格和思想境界,是一首具有深刻內涵和啟發意義的唐代詩詞作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