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懿文皇太子挽詩八章 / 作者:方孝孺 |
三朝兼庶政,仁孝感嬰孩。
萬歲千秋志,經天緯地才。
未登宸極定,忍見泰山頹。
圣子承皇業,能舒四海哀。
¤
|
|
懿文皇太子挽詩八章解釋: 《懿文皇太子挽詩八章》是明代文學家方孝孺所撰寫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以及賞析:
中文譯文:
三朝兼庶政,
仁孝感嬰孩。
萬歲千秋志,
經天緯地才。
未登宸極定,
忍見泰山頹。
圣子承皇業,
能舒四海哀。
詩意:
這首詩詞是方孝孺為悼念明懿文皇太子(明英宗朱祁鎮的長子)所作。太子在明英宗在位期間曾經多次輔助政務,展現出仁愛和孝順之心。這首詩詞表達了太子立志要為國家的繁榮和長治久安而努力,具備統治天下的才能。然而,他未能登上皇位,就在泰山崩塌的消息傳來前夕去世。詩中表達了對太子的懷念和對他承擔國家重任的贊美。
賞析:
這首詩詞以悼念太子的方式,既表達了對他的贊美和懷念,也融入了對國家的關切和思考。首句"三朝兼庶政"意指太子在三朝(指明英宗在位時期)期間兼任庶政(指輔助政務),顯示了他的聰明才智和忠誠。"仁孝感嬰孩"表達了太子對人民的仁愛和孝順之心,以及他對國家未來的期望。"萬歲千秋志,經天緯地才"揭示了太子追求國家繁榮和長治久安的宏偉志向和卓越才能。"未登宸極定,忍見泰山頹"表達了太子未能登上皇位,以及他臨終前得知泰山崩塌的消息而感到痛心的情感。"圣子承皇業,能舒四海哀"贊美了太子承擔國家重任的能力,并表示他能夠舒緩四方百姓的憂愁和痛苦。
整首詩詞既贊美了太子的才德和品德,也反映了作者對國家政治和社會狀況的關切。它以豪放慷慨的詞句表達了對太子的深情追思,向讀者展示了太子的仁愛和聰明才智,以及他未能實現抱負的遺憾。同時,詩中也反映了作者對國家政治的憂慮,以及對國家未來的期望。整體而言,這首詩詞在表達個人情感的同時,也融入了對國家和社會的關切,具有較高的藝術性和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