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夢中得“百年那得更百年,今日還須愛今日·” / 作者:王世貞 |
化人宮中百事無,道書一卷酒一壺;
枝頭黃烏聽作曲,西山白云看作圖。
朝愛朝暾上東岫,夕映夕陽映東牖;
任他故人不通謁,任他朝事不掛口。
偶然案頭余酒杯,偶然躡履山僧來;
自斟自醉當自去,禮豈設為我輩哉!
昨夜懵騰意超忽,寐時得語醒時述:
百年那得更百年,今日還須愛今日。
縱能拂衣歸故山,農耕社稷亦不閑;
何如且會此中趣,別有生涯天地間。
|
|
夢中得“百年那得更百年,今日還須愛今日·”解釋: 《夢中得“百年那得更百年,今日還須愛今日·”》是明代王世貞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表達了對現實生活的熱愛和珍惜,并提倡人們珍惜當下,享受生活。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化人宮中百事無,道書一卷酒一壺;
枝頭黃烏聽作曲,西山白云看作圖。
朝愛朝暾上東岫,夕映夕陽映東牖;
任他故人不通謁,任他朝事不掛口。
偶然案頭余酒杯,偶然躡履山僧來;
自斟自醉當自去,禮豈設為我輩哉!
昨夜懵騰意超忽,寐時得語醒時述:
百年那得更百年,今日還須愛今日。
縱能拂衣歸故山,農耕社稷亦不閑;
何如且會此中趣,別有生涯天地間。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塵世間瑣事的厭倦,他通過化人宮中百事無和道書一卷酒一壺的描寫,表達了他對寧靜和自由的向往。黃烏的歌聲被比作曲調,西山的白云則成為了他的畫圖對象。作者欣賞和享受朝日升起和夕陽西下的美景,對于瑣碎的人事和政務不再關注和掛心。他倡導自娛自樂,獨自暢飲,并且拒絕禮節的束縛。
作者在詩中談到自己與山僧偶然相遇,并感嘆人生的瞬息即逝,在夢中得到的領悟和醒來后的表述之間有著強烈的對比。詩的最后兩句表達了珍惜當下的意思,百年的生命已經不夠長,所以我們必須珍愛今天。即使能夠回到故鄉拂去塵埃,也不能放棄農耕社稷,但與此同時,我們也應該享受每個獨特的人生經歷。這樣,在別有天地的生涯中才能找到快樂與滿足。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王世貞對于生活的熱愛和珍惜,以及對于當下的重視。他鼓勵人們不要過于固守傳統,而是去尋找自己的快樂和滿足,珍愛當下的一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