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己未九日,對菊大醉,戲作四首 / 作者:袁凱 |
老夫愛此黃金蕊,兒子須將白酒賒。
直到殘陽下天去,更添燈火照欹斜。
|
|
己未九日,對菊大醉,戲作四首解釋: 詩詞:《己未九日,對菊大醉,戲作四首》
朝代:明代
作者:袁凱
己未九日,對菊大醉,戲作四首
老夫愛此黃金蕊,
兒子須將白酒賒。
直到殘陽下天去,
更添燈火照欹斜。
中文譯文:
九月九日這一天,
我對著菊花痛飲,
寫下了這四首詩。
我老了,但我喜愛這金黃色的花蕾,
我的兒子應當為我買酒。
一直到太陽西下,
我們要點上更多的燈火,照亮斜倚的景象。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明代袁凱所作,表達了詩人對菊花的喜愛和對人生的感慨。詩人在己未九日(農歷九月初九)這一天,對菊花飲酒作樂,借酒澆愁,以此來抒發自己的情感。
詩中的第一句“老夫愛此黃金蕊”,表達了詩人對菊花花蕾的喜愛之情。黃金蕊指的是菊花的花蕾,暗示著菊花的美麗和珍貴。詩人將自己稱為“老夫”,暗示自己已年邁,但對美好事物的鐘愛依然不減。
第二句“兒子須將白酒賒”,表達了詩人對享受人生的態度。詩人希望兒子能為自己買酒,以此來表達對歡樂和享受的追求。賒酒暗示了無所顧忌地暢飲,享受當下的快樂。
接下來的兩句“直到殘陽下天去,更添燈火照欹斜”,通過描繪夕陽西下和燈火輝映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轉和人生逝去的思考。殘陽下天去意味著時光不可逆轉,而更添燈火則象征著對生命的堅持和追求。欹斜則是形容燈火傾斜的景象,也可以理解為詩人對人生的傾斜態度,即在有限的時光里,傾注全部的熱情和追求。
整首詩以對菊花的贊美為線索,通過描繪詩人與菊花共飲的場景,抒發了對歡樂與享受的追求,以及對時光流轉和生命的深刻思考。詩人以簡潔凝練的語言,表達出對美好事物的珍視和對人生的感慨,給人一種淡泊寧靜的意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