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芳樹 / 作者:袁凱 |
芳樹生后園,棘生芳樹傍。
蟲來嚙樹根,終也被棘傷。
棘傷蟲即死,樹葉自芬芳。
忠賢在君側,四夷敢陸梁?不獨君與臣,亦有弟與兄。
兄弟宜相近,不宜遠相忘。
相忘亦何難,外侮不可當。
君看《芳樹》辭,辭短義則長。
|
|
芳樹解釋: 《芳樹》是明代袁凱創作的一首詩詞,它描繪了一棵芳香的樹,以及樹與棘、蟲之間的相互作用,通過這些形象表達了忠貞、親情和國家統一的主題。
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展現了作者的思想情感。樹生于后園,旁邊長出了棘。蟲來嚙樹根,卻被棘刺傷。結果是蟲死了,而樹葉卻更加芬芳。這里,樹象征忠誠的臣子,而棘則是指外來的敵人或障礙。被棘刺傷的蟲子可以理解為叛逆者或敵人的下場。盡管忠貞的臣子在面對外患時可能會受傷,但他們的忠誠卻能使國家更加繁榮昌盛。
詩詞接著表達了兄弟之間的情誼。它提到了兄弟應該相互靠近,而不是遙遠地遺忘對方。即使互相遺忘似乎是一件困難的事情,但面對外來侵略時,兄弟之間的團結卻是不可動搖的。這里兄弟的形象可以延伸為國家內部的團結和和睦。
最后,詩詞以簡潔而有力的結尾。它強調了這首詩的短小,但它所傳達的思想卻是深遠的。通過簡潔的辭章,袁凱傳遞了關于忠誠、親情和團結的重要價值觀。
這首詩詞通過生動的意象和深刻的寓意,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忠誠、親情以及國家統一的主題。袁凱巧妙地運用了自然的象征,將個人情感與國家命運相結合,使這首詩詞具有了廣泛的意義和共鳴。 |
|